首页 > 上海电力大学本科招生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电力大学办学条件

上海电力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共13个二级院部和40个本科专业。

上海电力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二级学院专业名称层次学制
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含卓越工程师班)本科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四年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四年
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四年
上海电力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四年
环境工程本科四年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四年
应用化学本科四年
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四年
能源互联网工程本科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四年
上海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四年
自动化本科四年
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本科四年
上海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四年
软件工程本科四年
信息安全本科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四年
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四年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四年
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本科四年
工程管理本科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四年
经济学本科四年
能源服务工程本科四年
上海电力大学数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四年
应用物理学本科四年
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四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以上资料参考来源:(截至2023年9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上海市iii类高峰学科1个,上海市iv高峰学科2个,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9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25年2月,有博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 环境与生态
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1个)电力工程
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工程、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电气工程(上海市一流学科)、电气工程(上海高校高原学科)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电力系统安全与节能、现代电力企业管理、智能电网技术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电气工程、能源动力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工程管理、材料与化工、翻译
(截至2023年9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0·0%。目前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等国家级人才5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人才13人,上海市曙光学者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9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7人,上海市“四有”好教师1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7人,上海市育才奖30人次。
师资力量
类别名录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李和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梅柏杉
高端人才邵立冬
全国优秀教师符杨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潘卫国、刘海梅、张大全
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张建平
上海市“高端人才”特聘教授朱群志、姚伟峰、赵晋斌、任洪波、陈文博、刘方、杨海申
青年高端人才刘建峰、庞成鑫
上海市曙光学者李永光、闵宇霖、李东东、刘永生、吴江、徐群杰、杨秀
光明学者林顺富、苏向敬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9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12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4个。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共有5个本科和2个硕士试点专业。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自动化”专业、2023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认证,标志着两个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21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年“信息安全”专业、202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通过asiin认证,并获得欧洲工程师项目(eur-ace)认证。拥有上海市iii类高峰学科1个,iv类高峰学科2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9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优质在线课程、示范性全英语课程43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139门;“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2020年7月,学校入选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16年至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26项。

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新能源电力系统实验中心
省部级优势专业(10个)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涉外方向)、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理财方向)、工商管理
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心、能源动力实验教学中心
“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6个)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自动化(卓越计划)、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力企业信息化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能源与动力工程(卓越计划)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3个)电力经济与管理、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上海市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国家能源电力和临港新片区战略需求的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探索与实践》
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9月)
上海市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所属部门
1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工程学院
2热力设备水质控制环境与工程学院
3运筹学经管学院
4计算机硬件技术自动化学院
5定向越野体育部
6汽轮机原理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高等数学数理学院
8给水处理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9fpga 应用开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0电力英语外国语学院
11传热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2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3锅炉原理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4数据库原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5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6电机学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7电力系统分析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8数字电子技术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9电路电力工程系
20自动控制原理信息与控制技术系
精品课程(截至2023年9月)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9月,上海电力大学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在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20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6项。
教学成果奖
年份成果名称获奖等级
2023年面向能源革命,能源电力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双赢模式创新与实践国家级(二等奖)
2022年能源电力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双赢模式的成功实践上海市(特等奖)
2022年面向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能源动力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上海市(一等奖)
2022年“智能+”能源电力特色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上海市(一等奖)
2022年适应行业变革,培养新时代高质量电力专业人才上海市(一等奖)
2022年创建多层次国际联盟,打造高水平“一带一路”能源电力人才培养体系上海市(一等奖)
2022年与国家电力发展同行,“能源情怀”融入人才培养的成功探索与实践上海市(一等奖)
2022年“四链式”产教研融合,本科院校开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上海市(一等奖)
2022年多元协同培养绿色能源环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改革与实践上海市(二等奖)
2022年能源电力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上海市(二等奖)
2022年智能电网发展驱动下,以学科交叉融合培育高层次新电力人的创新与实践上海市(二等奖)
(截至2024年5月,仅列出部分内容)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组织会员单位。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副主席单位。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联盟高校有英国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等。

上海电力大学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加入联盟,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学校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分别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成立“菲律宾能源电力国际实训基地”和“印尼能源电力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学校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高级研修班”及能源电力企业培训班,在一带一路的能源电力企业取得较高声誉。

上海电力大学与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每年均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长短期项目,且派出人数日益增多。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孟加拉、摩洛哥、泰国、越南、刚果(布)、老挝、俄罗斯、也门等35个国家的长期留学生。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