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大学团委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山西大学学术研究

山西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4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环保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

科研机构
类别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杂系统与数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激光碳监测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黄河流域资源增效减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实验室山西省黄河实验室
生物医药与健康山西省实验室(筹)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智能信息技术处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生物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精细有机化学实验室
功能分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运动与人体科学实验室
地产中药功效物质研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实验室
特色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疾病防控的数学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核酸生物农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流域地方性建成环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煤基高端化学品绿色催化合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药材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机器视觉与数据挖掘工程研究中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先进激光检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微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环保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工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风电机组监测与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级中试基地山西省智慧建筑与绿色建造技术中试基地
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平遥推光漆
山西民歌
“碗碗腔”皮影戏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其他国家天元数学西北中心山西基地

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
类别名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团队(张靖)
教育部创新团队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团队(张靖)
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量子效应研究团队(肖连团)
山西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光学学科团队(彭堃墀)
科技哲学学科团队(郭贵春)
计算机科学团队(梁吉业)
环境分析化学及应用团队(董川)
原子与分子物理团队(贾锁堂)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团队(行龙)
国学研究中心团队(刘毓庆)
方言与口传文化典藏研究中心团队(乔全生)
复杂系统团队(靳祯)
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煤化工下游c4工业链关键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赵永祥)
工业废弃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程芳琴)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山西科技创新重点团队(梁吉业)
中药材品质评控与资源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秦雪梅)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承担了地基引力波探测大科学装置、国家超算(太原)中心、山西省黄河实验室等一大批重大科研任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科研奖励近20项。“十四五”以来,承担自然科学类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7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49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62项。

2023年2月,《nature》在线发表了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实现了学校以第一署名单位在《nature》正刊上零的突破。该研究论文“atomic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in twisted-bilayer optical lattices”(“扭转双层光晶格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来自山西大学张靖教授研究团队,是在该课题组搭建的超冷原子实验平台上完成,该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孟增明和博士生王良伟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美国芝加哥大学金政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高超教授参与合作完成。

2023年7月,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李德新副教授与哲学学院宫志超博士合作的论文《自动驾驶算法设计中的伦理决策——基于“有意义的人类控制”》(《科技导报》2023年第7期)荣获中国科协首届“科技伦理前沿谈”全国征文大赛学术论文类一等奖。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团队用图结构学习网络实现高精度点云计算,相关成果以“long and short-range dependency graph structure learning framework on point cloud”为题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简称tpami,影响因子:23·6)在线发表。

2023年8月,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行龙主编的《社会史研究》入选cssci(2023—2024)收录集刊。9月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拟立项名单,山西大学共20项项目进入公示名单。其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5项,青年项目3项,项目总数并列全国第63位。

2018-2022年山西大学获奖情况
年度奖励名称成果形式获奖等级成果名称
2020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
2020国家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大数据多粒度计算理论与方法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超冷碱金属分子量子结构与高灵敏光谱特性研究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传染病传播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研究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内源性生物活性氮(rns)荧光传感及疾病相关性研究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信号分子硫化氢通过调节气孔运动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制研究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基于单量子体系的量子精密测量研究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光功能共轭聚合物及其在生物领域应用研究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城市建筑垃圾智慧监管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西连翘品质规范构建及资源利用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合作奖二等奖功能蛋白高效制备和结构表征及其应用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油菜精准育种关键技术及优良抗虫种质资源材料创制
2022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及其应用
2021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复杂网络上的传染病传播动力学
2021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生化尾水强化处理技术及应用
2021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村镇建设地方性理论与山西黄河流域乡村保护振兴方法及实践
2021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纳米和有机小分子生物传感体系的设计构筑及应用研究
2020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
2020国家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0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新型量子相干光谱技术与应用
2020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提升全固态单频连续波激光器整体性能的关键技术
2020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山西高原国土空间治理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
2020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生态脆弱区水文与土壤环境研究
2020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多通信约束下复杂动态系统的智能控制理论研究
2020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季风边缘多尺度沙漠化过程与机理
2020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传统面食发酵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对馒头特征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
2020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汾河流域浮游植物时空动态及富营养化水体生物化感修复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基于多光束确定性纠缠的光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研究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合作奖一等奖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有机共轭分子制备、功能化及应用研究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受损生态系统土壤风险评价及生态恢复研究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沙尘颗粒物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毒理效应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虫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研究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水污染多级强化处理技术及关键材料研发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与应用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合作奖二等奖学校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风险及控制对策研究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山西省岩溶泉藻类植物时空动态及驱动机制研究
2019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风电机组实时状态监测与远程智能故障诊断装置及技术
2018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
2018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难燃煤燃烧发电机组nox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8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合作奖一等奖新型超冷分子的高分辨精密光谱特性研究
2018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逍遥散抗抑郁作用及其代谢组学机制与应用
2018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智慧科技服务平台及推广应用
2018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用角度编码的无芯片标签及其识别系统研究
2018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山西省气候变化特征与适应战略研究
2018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太原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毒理学效应研究
参考资料:(截至2022年)

山西大学重点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立项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负责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证研究段友文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数字货币”本质的哲学研究张楚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政府经略新疆中的粮饷问题研究刘锦增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收入分配与市场研究(7—19世纪)石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神经科学哲学的当代建构与解释研究尤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稳定同位素视角下北魏平城地区的生业变迁与人群侯亮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古代埃及宗教问题研究李模
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部省合建高校经济学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黄桂田
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视角下地方综合性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改革与实践王臻荣
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向教育工程师类人才培养的“应用教育学”本科专业构建刘庆昌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图书馆3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9157·68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 3895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47·44万册,生均纸质图书52·49册;收有明、清两代古籍及民国时期文献约13万册/件。拥有电子期刊98·27万册,学位论文999·3万册,音视频1650841小时。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8·24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421·35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008·51万篇次。

山西大学图书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资源丰富,馆藏学科门类齐全。图书馆实行全年开放。山西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挂靠山西大学,其秘书处以及教育部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山西省中心、《晋图学刊》编辑部均设在山西大学图书馆。

截至2025年5月,图书馆馆藏图书312·98万册,数字资源1812·13万册,数据库207个。

学术期刊

期刊
刊名简介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版)》主要报道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地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先后被《ca》《俄罗斯文摘杂志》及国内“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各种评价检索系统收录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该刊为“山西省一级期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和“北方优秀期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晋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cssci来源期刊目录,主要开设有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等栏目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该刊为综合性哲学类学术性刊物,cssci来源期刊,主要设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栏目
《晋图学刊》该刊为面向图书情报学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山西省一级期刊,主要开设有理论研究、信息技术等栏目
《量子光学学报》《量子光学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学术性会刊,主要设有量子光学基础、光场非经典性等栏目
《电力学报》该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山西省电力公司主管,由山西大学和山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山西省水利发电工程协会合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集中体现电网技术、电子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交通、电力相关通信工程、电力相关计算机技术、电力建设等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和实践成果
《新兴科学和技术趋势》于2021年12月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担任主编,山西大学副校长张天才担任执行主编
(截止2024年)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