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
整体风格
人文校园:主要体现上饶文化特色,在新校区建设中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的内涵,通过对上饶市书院文化的挖掘,融入在新校区建设中并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生态校园:主要体现出校园建筑的风格特色,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校园内有山有水有园,山趣水趣园趣相合,设计顺应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节约能源,合理利用水、电、油、气、汽资源,尽最大可能保留新校区的原生态环境。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一心、二轴、三区
一心:整个校园以教学区和文化广场为中心,突出新校园的文化特点。主体建筑靠山面水,广场地形由南向北逐步向上抬起,建筑布局东高西低,符合中国人文文化的特点。
二轴:大门、入口广场、雕塑、文化广场、教学综合楼形成具有强烈序列感的南北主轴线,结合次入口设置东西向辅助轴线。
三区:校园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个功能区块,动静分区明确,形成以教学为中心的三角形线型联系,是最理想的学校规划结构。
教学区
教学区以教学综合楼为中心,校园入口广场设置教育、科学和上饶历史名人像及地理知识雕塑等,形成上饶中学标志性的主轴。教学楼布置在校区东侧,是用地内最安静区域,含公共教学和普通教室;实验楼布置在校区西侧,含各类实验室和专业教室;教学综合楼设多功能报告厅、图书阅览室、展厅、教研室和行政办公等房间。
教学综合楼: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9391·50平方米,主体高度5层,内设多功能报告厅、教学展示区、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心理咨询、教研室、档案库房和办公室等用房。底层设架空层既可停放自行车,又增加建筑气势。
教学楼:教学楼建筑面积16520平方米,内设普通教室、合班教室等用房。不同功能区域互不干扰,联系方便。教室南北向布置,按分单元便于教学管理。教学楼主入口面向中心广场布置,南侧有外廊和共享活动交流平台。
实验楼:实验楼建筑面积15685平方米,内设理化生实验室和各类专用教室等用房。
运动生活区
运动区将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北偏西15布置,布置在用地的东北部。运动区内设有体育馆兼礼堂、400米运动场、24个篮球场、12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等,为学生提供多层次、高标准的健身活动空间。
生活区宿舍南北向布置,位于校区北侧,学生宿舍和教师值班用房、食堂组成一个园林式的居住空间,教师值班可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学生食堂选址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位于教学区和生活区交界处,方便学生就餐;北侧设货物出入口,减小对内部环境的影响。
体育馆:建筑面积4883平方米,内设标准的室内篮球场一个,并设有健身、乒乓球室、器材室等房间,设2000座席,可兼作礼堂和年级活动室。
学生食堂:建筑面积9710平方米,可满足4200名学生同时就餐。一层为大众餐厅,二层为风味餐厅和教师餐厅,内含浴室和超市。学生餐厅主要出入口设于南面和西面,建筑后退,形成集散广场解决人流疏散。
宿舍:建筑面积27420·00平方米,由5幢5层板楼组成,每套宿舍内均设有独立卫生间、洗脸、淋浴间,按8人/套考虑,设有610个房间,可满足4880名学生住宿。宿舍区主入口设于南侧,与食堂、教学区联系方便。教师值班用房建筑面积6486·50平方米,设有194个房间,可满足单身教师和教师值班住宿。
体育活动场地:设置带看台400m环行塑胶跑道田径场1个,看台人数满足2000人观看。篮球场24个,排球场12个,羽毛球场8个。
景观绿化规划
结合主入口形成具有强烈序列感的南北主轴线:大门、文化广场、雕塑、教学综合楼;结合次入口形成的东西辅助轴线。主入口设置大型景观绿化广场,在教学楼和食堂、运动区交接处人流集中位置设置景观绿化广场,宿舍区布置景观花园,交通和景观绿化系统结合设计。
校园绿化风格定位为三种,第一种是规则的大草坪和对称的高大乔木,用于校园主轴线礼仪空间,第二种为生活区的生态景观园,树林为主,配以小溪、水池和花草灌木;第三种为疏林草地式,草地上点植乔木和灌木,用于其余的外部空间。
附属用房
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主要设置校园附属变配电设备和门卫等用房。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