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山东矿业学院
1951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同意在洪山开办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校舍选定于洪山煤矿西山,即原华东工矿部疗养所旧址。9月10日,学校名称由“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改为“山东矿务局第二煤矿职业学校”。10月23日,根据国家煤矿管理总局教育处文件“山东矿务局第二煤矿职业学校”改称为“洪山煤矿职业学校”,隶属山东矿务局。1952年7月,遵照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的指示,学校名称改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简称“洪山煤校”。
1953年4月30日 ,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下文华东煤矿管理局,指示将洪山煤校的办学地点设在原淮南煤矿工人速成中学的旧址,即淮南市洞山车站北。7月,洪山煤矿工业学校改称“淮南煤矿工业学校”。
1956年7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煤炭工业部济南煤矿学校宣告成立。1958年7月,淮南煤矿学校升格为淮南矿业学院,济南煤矿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1960年,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
1962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会议,决定裁并一批新上马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随后山东省委召开了高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决定山东煤矿学院下马,撤销停办。1963年3月,国务院批准保留山东煤矿学院,淮南矿业学院撤销并入山东煤矿学院的批示。6月,国务院批复教育部和煤炭部,同意撤销江西煤矿学院,将其部分并入山东煤矿学院。煤炭部和山东省煤管局将山东省煤管局所属的山东煤炭干部学院(即马鞍山干校)撤销。7月,山东省教育厅决定济南工学院矿山机电专业并入山东煤矿学院,煤炭部致函山东省委,拟将江西煤矿学院学生并到山东煤矿学院。
1964年4月,煤炭部同意将山东煤矿学院由部直接领导。1966年8月,学院受教育部委托接收越南留学生20名。1971年1月,由济南搬迁到工矿开门办学,在兖州、肥城设立教学点。10月,泰安煤矿学校并入后,山东煤矿学院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11月,山东煤矿学院由济南迁至泰安煤矿学校校址,原济南校址改为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
1974年,山东矿业学院(工民建专业)并入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现为河北工程大学)。1978年12月30日,学校在济南成立研究生部。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管理系和会计系成建制搬迁至烟台成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现为山东工商学院)。
1995年1月,学校获批招收外国留学生。10月6日,学校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采矿工程专业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明确学院从9月份开始按新的管理体制运转,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山东煤炭教育学院
1975年7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山东煤矿干部学校,但因种种原因,拖延未建。1979年6月,山东省计划委员会批准重建山东煤矿学校,与山东煤矿干部学校结合办学。1983年2月,经山东省局党组研究决定,将在新汶市郭家泉办学的“山东煤矿教师进修学院”改名山东煤矿教育学院,并于12月迁往泰安,与“山东煤矿学校”、“山东煤矿干部学校”合并组校,形成“一院两校”的办学模式。1994年8月,被原国家教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成为全国十所重点高等职业学院之一。
山东省财政学校
合并组建
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同时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校区。
2003年,经国家劳动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4年,山东科技大学办学主体搬迁至青岛校区。教育部批准设立独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2007年4月,山东科技大学法人注册地登记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泰安和济南分别注册了校区。
2011年7月,学校入选首批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接收学校。9月,学校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6月,学校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7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15年7月24日,山东省教育厅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山东科技大学协议。2017年9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共建山东科技大学协议。12月,开始对口支援建设长江师范学院。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9年1月,学校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建山东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3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7月,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成立,由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市应急管理局、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建。9月,山东科技大学泰山商学院成立。
2020年7月,学校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10月,学校获批教育部“全国书画等级考试”省级承办机构。11月,山东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正式获批,学校加入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12月,山东科技大学进入山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
2021年2月3日,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泰山科技学院。3月,学校与淄博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山东科技大学淄博产业技术学院框架协议。2022年9月,发起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创新共同体并担任第一届轮值理事长单位。2022年7月,山东科技大学·泰山智慧谷大学科技园揭牌成立。
2023年4月22日,发起倡导成立“全国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教育教学联盟”;9月24日,牵头发起成立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11月3日,山东科技大学德州储能技术研究院揭牌。11月17日,发起成立山东省储能学会。
2024年10月26日,山东科技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揭牌。
2025年4月9日,山东科技大学高端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在青岛自贸片区揭牌,山东科技大学高端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是青岛自贸片区首个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项目,于2024年7月23日签约落户。4月11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与山东科技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4月19日,山东科技大学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揭牌成立。5月29日,致公党山东科技大学支部成立大会召开。6月28日,山东科技大学低空经济现代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