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团委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办学条件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教学单位16个,开设本、专科专业共67个,形成了文学、经济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校区学院本科专业专科专业备注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威海校区外国语学院 应用英语应用法语-
应用日语应用西班牙语
应用韩语应用俄语
应用外语应用阿拉伯语
学前教育应用外语(葡萄牙语)
国际交流学院中文国际教育--
外事实务
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实务-
会计会计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
-国际金融
互联网金融
投资与理财
移动商务
管理学院现代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工商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关务与外贸服务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连锁经营与管理
邮政快递运营管理
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技术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工程物联网应用技术
大数据工程技术电子商务技术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云计算技术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智能机电技术
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应用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机电技术
城市学院工程造价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专升本)城市设施智慧管理
建筑装饰工程建筑室内设计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房地产智能检测与估价
医护学院-护理学-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教育学院学前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该学院无专业设置,只承担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继续教育学院工程造价(专升本)商务英语(高升专)高升专,即起点为高中的专科专业;专升本即起点为专科的本科专业。
计算机应用工程(专升本)电子商务(高升专)
大数据与会计(专升本)大数据与会计(高升专)
国际贸易与经济(专升本)计算机应用技术(高升专)
电子商务(专升本)工商企业管理(高升专)
应用英语(专升本)建筑室内设计(高升专)
创新创业学院-- 该学院无专业设置,只负责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研究。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济南校区传媒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
动漫制作技术
法律事务
应用西班牙语
应用俄语
应用阿拉伯语
商务英语
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空中乘务-
舞蹈表演与编导数字媒体技术
音乐表演体育艺术表演
-书画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
武术学院-体育艺术与表演-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金乡校区产业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直通本科)国内“3+2”“3+3”合作办学-
备注: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师1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37%以上,博士和硕士占比75%以上。聘任外交部原驻外大使12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专家46人,“全国技术状元”“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工匠”等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18人,还有一批相对稳定的行业领军人才和外籍专家驻校任教。
部分学校师资力量
类别名单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塔什普拉托夫·萨利赫·舒库洛维奇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魏伯河
国家重大信息安全专项课题863和973项目盛可军
教授孙承武、盛可军、魏伯河、 汤春华、 徐元君、王志俊、孟祥茹、刘白玉、张岩、 付海娟等
二级教授毛荐其、刘晓华、傅景礼
三级教授刘先义、王淑云、朱亚非、刘法胜、周文举、戚晓霞、兰翠、刘文、 laxmisha rai(刘山)、李东哲、佟月华、 丁海东、 刘海等
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孙承武
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朱亚非
省级优秀教学创新团队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王淑云
参考资料:(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有省级特色、品牌、高水平专业(群)13个,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0余门;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5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部分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国家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专业”商务英语、商务日语
山东省省级示范专业商务英语
山东省特色专业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
山东省教学创新团队应用英语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工程造价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数智化新商科专业群
山东省品牌专业群应用外语、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商务韩语、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
山东省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函电
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际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商务文化、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
威海市示范教学实训中心应用外国语实训中心、国际商务实验实训中心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教学设施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校內建有12个现代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22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2亿元。图书馆建筑总面积5万平方米。

部分教学设施
设施分类名称
实验实训教学中心(12个) 应用外国语实训中心、国际商务实验实训中心、现代服务管理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城市工程实训中心、健康护理实训中心等
专业实验实训室(227个)-
实习实训基地(225个)武术实习实训基地等
参考资料:(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获批省级以上规划教材17部,承担教育部产学结合、供需对接就业协同育人项目61项、省部级教改课题8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学生在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1100多项。
部分省级教学成果奖
项目名称获奖年份成果第一完成人
《现代物流》国家双语课跨国、跨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14年王淑云
模块化建构、浸润式培养——外事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2022年孙承武
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多态呈现、智能控制”引领智慧课堂构建与实施(汤春华)2022年汤春华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全程多维递进”提升实践与探索(冯亚男)2022年冯亚男
新商科四维三进“岗课赛证创”融合式育人改革与实践(丁晓慧)2022年丁晓慧
基于cdio理念的产教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孙晓范)2022年孙晓范
“模态协同、能力递进”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谭锦锦)2022年谭锦锦
基于名师工作室“双+”保障的bim课程“三维”改革与实践(刘海)2022年刘海
基于“大课程观”下“双基三体”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朱延鹏)2022年朱延鹏
“双体•三层•四维”《国际结算》课程融入地方红色资源“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孟灵玥)2022年孟灵玥
多渠道融合、项目主导、多元协同——打造师资队伍核心任职能力的创新实践2022年王淑云
参考资料:(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

截至2025年6月,近年来,已与多个地方政府及236家知名企业开展了深入的战略合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集团等知名企业均在学校建有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10余门,合编教材52种。近三年横向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年均到款额超过1500万元。

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中国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校有深度合作。近年来,先后在德国设立了班墨学院、在韩国设立了丝路学院,进行境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尝试,并选送200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或海外就业。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