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山东对外经济贸易学校
1964年,山东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创建。
1968年,山东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停办。
1973年,山东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复校。
1998年,开始招收普通专科学生,成为山东省首批高职试点学校。
1992年至2001年,学院培养了青岛大学国际贸易、涉外会计、商务英语等专业共有十届专科学生。
山东对外经济贸易职工大学
1984年,山东对外经济贸易职工大学创建,与山东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合署办公。
1986年,两校分设。
1997年,山东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山东对外经济贸易职工大学合署。
山东省商务技工学校
1977年,山东省外运第十二车队创建。
1983年,山东省外运第十二车队改建为山东省泰安地区外贸干部训练班。
1985年,山东省泰安地区外贸干部训练班更名为山东省泰安外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91年,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技工学校创建(合署)。
合并发展
2002年,山东对外经济贸易职工大学、山东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合并升格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2014年,山东省商务技工学校、山东省商务厅泰安服务外包基地(海岱花园酒店)并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2014年10月,被评为第一批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2015年,山东省商务厅培训中心、山东省服务外包青岛基地并入学院;成为国家首批赴海外培训的13个试点单位之一。
2016年,学院在美国设立华盛顿分校。12月,获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2017年09月26日,学校被评为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山东省商务发展研究院(青岛)、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研究所并入。
2023年9月,担任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理事单位;10月27日,牵头成立全国跨境数字贸易产教融合共同体;11月25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
2025年5月9日下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心理卫生服务医校合作签约仪式在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