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潍坊盲童学校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山东省潍坊盲童学校学校发展

山东省潍坊盲童学校

学校发展

为了给全体师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绿色家园,潍坊盲校非常注重校园物质环境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打造温馨的绿色家园

一是营造生态校园氛围。根据市教育局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的要求,学校先后投资80余万元,对校园进行了无缝绿化,栽种乔木、灌木等各种绿色植被6328平米,校园绿化覆盖率55·8%,做到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景。为营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在花草树木间修建假山、凉亭,铺设甬道,摆放石凳,并在绿草浓荫间穿插安装优美的校园背景音乐,师生徜徉在优美的校园,心旷神怡、如临仙境。2007年年底,学校被市政府命名为“潍坊市花园式单位”,2008年11月被潍坊市环保局、潍坊市教育局授予“潍坊市绿色学校”称号。

二是完善教学设施设备。除配齐普通学校常规教学设施、仪器实验设备外,学校还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配备了适合盲生特点的特色教育教学设备:盲人微机教室2个,共有46台微机,其中一个微机室全部安装盲人读屏、上网软件,实现盲生与正常人一样自由上网,突破了盲生只能靠收音机等简单设备接受有限信息的局限性;建立盲人图书室,拥有汉文图书5000册,盲文图书1250册;设有按摩训练室,配足配齐按摩练功床等必备训练器材和专业教学设备,引进高水平专业教师手把手教学、指导;建设家政教室,开设家政课和生活指导课;开设定向行走课,教会盲生自己“走路”,减少“盲相”,学会如何寻求帮助,最终融入社会大家庭。

精神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人文乐园

潍坊盲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包括门球文化、走廊文化、绿色文化、班级文化、制度文化、处室文化、公寓文化、教研文化、廉洁文化等九项,其中门球文化是让潍坊盲校师生最引以为傲的。

学校门球文化源于校盲人门球队,更确切地说是源于潍坊盲校女子盲人门球队。学校女子盲人门球队自2000年组队在教练员王金琴的训练、带领下,一直代表山东省队参赛,在历届全国残运会、全国盲人门球锦标赛上,先后获得冠军2次、亚军7次、季军2次。2006年,在美国卡罗莱纳州世界盲人门球锦标赛获得第2名。2008年北京残奥会,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共有2名教练员和6名队员组成,潍坊盲校就有教练员1名、队员3名,本次比赛王金琴指挥队员们顽强拼搏,共赛9场,7胜1平1负,最后以一球之差负于美国队,取得亚军,这是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组建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学校女子盲人门球队取得的辉煌成绩,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中残联和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表彰,学校上下也掀起向门球队学习的热潮,门球文化促进了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潍坊盲校的很多学生都是住宿生。学校领导深知,盲生寄宿在校,课外时间充裕,若不加强课外组织引导,就会因无聊生出许多事端,给管理、教学、教育工作带来很大被动。为了丰富盲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学校由课程部牵头,团委具体负责,班主任配合,对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对外联系外校、社会团体,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促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学校与潍坊学院各院系团委联系,将学校设为潍坊学院校外德育基地。每逢周末,潍坊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有组织地来到学校进行支教活动,教授盲生音乐、文学等知识,对盲生进行心理指导,与盲生一起歌唱、联欢,共同度过快乐双休日。学校还以高年级学生为主,组织起国内第一个盲人义工团体——牵手义工,依靠各自学到的过硬的按摩技艺,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走进社区,为群众做保健按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沟通,锻炼了自己,为自己毕业后走上社会,最终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潍坊盲校先后获得山东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集体二等功、潍坊市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潍坊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对种种荣誉,潍坊盲校的师生并没有就此满足。前方的路也许还有诸多的坎坷,但坚强勇敢的盲校师生定能披荆斩棘,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学校“创办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特教学校”的办学目标定能早日得以实现。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