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8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5个校级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校级研究中心 | 品牌传播研究中心 |
儒家文化与鲁剧创研中心 |
融媒体发展研究院 |
现代影视传媒研究中心 |
融媒体发展研究院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据2024年8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34项;获国家级领导批示1项,省部级领导批示3项;获国家级专利4个;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的文章达50篇。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1项,泰山文艺奖4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若干项。
科研获奖(部分)获奖项目 | 作者 | 获奖等次 |
---|
汉语口语美学 | 姜燕 | 山东省第29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 马立新 | 山东省第二十九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前行中的省思:论国产大片十年发展 | 李掖平 | 山东省第二十九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 李掖平 | 山东省第二届文化创新奖 |
参考资料: |
论文发表情况(部分)论文名称 | 作者 | 发表期刊 |
---|
转基因论战中的偏见同化与敌意感知:意见领袖对派别成员的影响 | 王东 | 国际新闻界 |
脱贫攻坚题材纪录片的创作逻辑和话语表达 | 周楠 | 青年记者 |
隐藏的象征:中国电影视觉隐喻的艺术史传统 | 邢祥虎 | 当代电影 |
视觉体验与感官反应:中国电影初体验研究 | 张默然 | 电影文学 |
环保题材纪录片中的生态主义与纪录精神 | 苗元华 | 现代传播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中的批判传播研究 | 陈鸥帆 | 新闻与传播评论 |
论抗美援朝电影的叙事策略和价值认同 | 李掖平 | 现代传播 |
新时期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电影改编的理念探析 | 张丽军 | 民族艺术研究 |
诗性影像与现实烛照—山东电影中的乡土叙事论析 | 贺彩虹 | 电影评介 |
参考资料: |
科研项目(部分)项目来源 | 项目名称 |
---|
山东省社科项目 | 政务短视频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大数据推动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基于传播力模型的微信不良信息扩散机制及监管体系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微信公共事件的元事件模型建构与舆论引导 |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 红色经典的跨文本研究 |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 | 中国文化传播与国家软实力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早期中国电影史再研究(1905—1925)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 | 复杂系统理论视域下的课程系统设计与开发 |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 生态公正与生态艺术中的自然之代理问题研究 |
山东省软科学项目 | 新媒体传播伦理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
参考资料: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