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
科研平台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批准部门(与批文公章一致) | 批准年月 |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矿山空区灾害与塌陷地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科技部、教育部 | 2019·12 |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 | 省部共建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科技部 | 2010·08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13·06 |
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 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置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 国家应急管理部 |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2005·07 |
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 | 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科技厅 | 2010·08 |
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 | 深部开采岩层控制与环境保护实验室 | 山东省教育厅 | 2017·09 |
省级实验室(山东省) | 山东省煤炭开采安全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科技厅 | 2018·09 |
省部级引智基地(国家外国专家局) | 矿山空区治理与环境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培育) | 国家外国专家局 | 2018·11 |
省级实验室(山东省) | 矿山空区治理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 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 | 2017·10 |
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 | 山东省矿山空区治理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 - | - |
参考资料: |
科研团队团队类别 | 研究方向 |
---|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煤炭深部矿压与突水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治 |
国家“千人计划”创新团队 | 地层环境力学 |
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 | 矿业安全与环境防治 |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创新团队 | 深部煤矿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治 |
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团队 | 开采沉陷控制与塌陷地治理 |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 | 深部矿井围岩灾害智能预控 |
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
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 煤矿深部突水动力灾害预防与控制 |
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 开采沉陷与环境保护 |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 | 深部构造突水灾变特征与注浆防控 |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 | 深部巷道流变—动载叠加致灾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承担国家级课题79项、省部级课题67项,发表sci论文525篇,出版学术专著44部,授权国际发明专利36项、国内发明专利279项。
2015-2019年主要科研奖励列表序号 | 奖励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项目名称 | 获奖年度 |
---|
1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 | 2017 |
2 | 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 | 二等 | 深部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关键技术 | 2016 |
3 | 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深部开采覆岩运动规律及沉陷控制 | 2016 |
4 | 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 二等 | 深部工程岩体损伤破坏机理与支护理论 | 2015 |
5 | 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高应力煤体远近场卸压开采及动压巷道稳定性控制 | 2018 |
6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 2019 |
7 |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 | 一等 | 复杂条件下非完整岩体变形破坏分析方法与控制关键技术 | 2016 |
8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深部采场动力灾害防控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 | 2019 |
9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矸石充填开采关键技术及采空区覆岩稳定性研究 | 2018 |
10 |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 | 二等 | 无煤柱沿空巷道支护理论与关键技术 | 2016 |
11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条带煤柱长期支承性能及其对地表变形控制研究与应用 | 2015 |
12 | 贵州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复杂地质矿山围岩失稳破坏机制与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9 |
13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煤矿采场覆岩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及应用技术 | 2016 |
14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 | 多煤层覆岩破断群结构演化致灾机理及应用 | 2016 |
15 | 中国专利优秀奖 | 优秀奖 | 累积变形加载真三轴试验箱 | 2019 |
16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 一等 | 煤矿沿空留巷安全支护理论技术及应用 | 2015 |
17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 | 深部冲击地压灾害监测解危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 2017 |
18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煤矿采场覆岩破坏灾变演化机理及防控关键技术 | 2017 |
19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水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变形破坏分析方法与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 | 2015 |
20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 | 京西复杂地质环境应力集中煤层调控开采关键技术及顶板灾害防治 | 2018 |
21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 | 山东矿区冲击地压类型、发生机理与治理关键技术 | 2016 |
参考资料: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