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8个教学机构,高职招生专业有34个。
教学系 | 专业名称 |
---|---|
商务工程技术系 | 现代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无人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校企合作——工业机器人方向)、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
会计系 | 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统计与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管理、 |
工商管理系 | 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农村经营管理(无人机方向) |
财政金融系 | 金融科技应用、财税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国际商务系 | 关务与外贸服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空中乘务 |
科学与人文系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制作技术、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50余人,其中博士10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技术能手3人,省技术技能大师1人,省青年技能名师3人,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2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类别 | 名单 |
---|---|
省级教学名师 | 史新浩 |
省级教学团队 |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冷韶华,2012年获批) |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王爱国,2011年获批) |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共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6个,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特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精品课程6门;拥有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6个,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有校内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中心)22个,校内实训室110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拥有省级在线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省级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7门,省级社区教育优秀课程1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精品课程6门、全国教指委精品课程7门、潍坊市课程思政精品课9门,潍坊市思政课“金课”3门。类别 | 名称 |
---|---|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 | 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 |
省级特色专业 | 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与实务 |
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 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与实务 |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特色专业 | 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与审计 |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不全) | 资产评估与管理实训基地、物流管理实训基地 |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精品课程 | 外贸单证实务、预算管理实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实务、网页设计、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 |
教指委精品课程 | 涉外英语函电、资产评估、初级会计实务、会计职业规范、电脑效果图、企业成本会计、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
省级精品课程 |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管理会计、c语言程序设计、连锁企业门店运营与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管理、初级会计实务、企业成本会计、商务谈判与沟通、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实务、会计电算化、会计基础、企业重要事项核算实务、税务核算与实务、财务会计、机电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经济法、资产评估、现代金融基础、银行授信业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会计与实务、个人理财规划实务、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信息管理、报关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英语函电 |
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资产评估专业联盟的集合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教科成果奖235项。合作交流
2015年度,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先后与英国理启蒙伦敦美国国际大学、爱尔兰莱特肯尼理工学院、台湾亚太创意技术学校等8所中国国(地区)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与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的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会计电算化、电气自动化及信息管理工程等6个专业进行了对接合作。
2015年度,该校共派出141名教师赴英国、爱尔兰、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学;赴韩国留学学生5人,赴台湾地区友好学校研习学生10人,赴中国国外及台湾地区友好学校进行短期交流104人;接待中国国外及台湾地区来访专家教师人数为18人次。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山东仁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程邦达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通飞教育集团等单位合作建设了校内实训基地群;与韩国湖南大学、韩国又石大学、日本神户电子专门学校、印度尼西亚努桑塔拉多媒体理工学院等28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出国专升本、专升硕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合作。先后有200余人次通过相关项目赴国外友好学校留学、就业。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