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院有教职工158人,其中专职教师114人,正高级职称45人,副高级职称54人,山东省泰山学者专家教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
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郭一飞、邹亮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学者:刘玉田、武守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刘玉田、王秀和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刘玉田、武守远、王秀和、梁军等
山东省泰山学者专家教授:刘玉田、丁磊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刘玉田、王秀和、高厚磊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5月,学院有1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院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建设点,1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2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山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和1门山东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山东大学—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山东大学—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联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东北亚能源互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工程数据与场景驱动下的电机虚拟仿真实验
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西电东送”混合高压直流输电虚拟仿真实验、大型深远海风电场柔直并网运行控制虚拟仿真实验
山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电磁场
山东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电气工程基础
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
课程名称/案例名称 | 负责人 | 成果奖项 |
---|---|---|
电磁场 | 张黎 |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决赛一等奖 |
信号与系统 | 孙媛媛 |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决赛二等奖 |
电力电子技术 | 张祯滨 | 山东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 |
电力系统分析 | 李常刚 | 山东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 郝全睿 | 山东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 |
电力电子技术 | 李真 | 山东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 |
安全的保障——接地 | 仲慧、张黎、张云鹏 | 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2023年度优秀案例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985”“211”重点建设学科。截至2024年10月,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据2025年1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电气工程
山东省重点学科:电气工程
国家“985”“211”重点建设学科:电气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电气工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