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子家园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办学条件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2个学院,开设43个高职专业。
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
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园林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古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动画技术、展示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工程测星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
设备工程系-
市政与交通工程系市政工程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工业节能工程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消防工程技术
生态保护与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技术、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
数字智能工程系-
工程管理系建设工程管理、建设工程监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检测与估价、物业管理、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
建筑经济管理系工程造价、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公共事务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开放教育与国际教育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础教学部-
“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
院系专业衔接本科本科专业名称
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园林工程技术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
建筑经济管理系工程造价青岛理工大学--
参考资料:
校企合作专业
院系专业合作企业
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山东万斯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经济管理系工程造价
建筑装饰艺术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山东贝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市政与设备工程系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山东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参考资料:
中外合作专业
院系专业合作院校
建筑装饰艺术系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韩国又松大学
参考资料:
艺术类专业
院系专业
建筑装饰艺术系展示艺术设计(美术类)
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美术类)
环境艺术设计(美术类)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教职员工75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2人,有教授66名、副教授175名,有博士22人、硕士36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高层次人才、齐鲁首席技师、技术能手各1人,有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高校十大师德标兵、齐鲁最美教师各2人,有山东省教学名师6人、青年技能名师3人。
部分优秀教师
类别名单
山东省教学名师吕闽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形成2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4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成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学团队4个、教学创新团队6个、名师工作室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部分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技术
山东省级教学团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山东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城镇规划、建筑设计技术、园林工程技术

精品课程:

部分精品课程
课程群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级别
市政工程施工联合申报课程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曹永先省级精品课程
市政管道工程施工常蕾
路基工程施工张海芳
路面工程施工郭福
桥梁结构与施工孙晓珍
建筑工程技术综合职业能力课程群建筑识图与构造王鹏
建筑力学与结构张毅
施工组织与管理刘兵
建筑工程测量徐洪峰
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刘广文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联合申报课程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齐海鹰
花卉栽培张广进
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于超群
园林规划设计李光清
园林设计初步孟丽
安防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尹静
工程数学高宏
园林树木齐海鹰
参考资料:

学生成绩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学子秉承“励志笃行,探求真知”的学风,昂扬向上、奋发有为,近年来积极参加全国和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在工程测量、建筑信息建模、路桥工程数字化施工、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市政管线数字化施工、花艺等全国和国际总决赛中9次获得一等奖或金奖,在全国大学生(含本科生)房产物业赛事中获4个特等奖、6个一等奖,在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等赛项中获得一等奖23项,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屡获金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城乡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施工、装饰装修、房地产开发、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环境工程、工程咨询、物业管理等200余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推进课程共研、教材共编、师资共用、专业共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