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院设有8个教学机构,开设31个高职专业。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
影视制作系 |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影视编导、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录音技术与艺术 |
新闻传播系 | 新闻采编与制作、传播与策划、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网络新闻与传播 |
信息工程系 | 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网站规划与开发方向)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企业级java软件工程师方向) |
数媒动画系 | 影视多媒体技术、影视动画、动漫设计 |
艺术设计系 | 人物形象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图文信息处理 |
学前教育与戏剧系 | 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戏剧影视表演 |
(学校官网数据与专业介绍界面数据不一致)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400余人。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立了包含山东电视台在内的近200家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设有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广播电视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新闻出版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校内教学实训中心专业设施设备主要有数字视频非编作站机房、视频线性对编机房、 edius 视频非线性编辑机房、苹果后期包装机房、二维动画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600平方米高清综合演播室、200平方米训练演播室、100平方米虚拟演播室、200平方米摄影棚、标准暗室、标准播音小教室、播音上镜综合训练室、数字视听实训室、电子组装实训室、广播影视设备维修维护实训室、有线电视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电视发送与卫星发送实训室等。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
在《山东传媒职业学院2014质量年度报告》中显示,学院建有山东广播电视台、济南广播电视台等13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
类别 | 名单 |
---|---|
省级教学团队 | 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团队 |
类别 | 名称 |
---|---|
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 主持与播音、摄影摄像技术 |
省级特色专业 | 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 |
省级精品课程(名单不全) | 《普通话语音学》、《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新闻稿件表达》、《电视原理》 、《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 |
教学成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广播影视行指委和新闻出版行指委教学成果奖5项。近年来公开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60余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承担了《男人地带》《汽车新干线》《风采》等电视栏目的摄制工作,参与了《我的青春之歌》《童年不同样》《让梦想飞》《天下父母》《农民好声音》《最强星主播》《一线生机》《金牌司仪》等多档栏目的演播室摄制工作。以学院为主拍摄的国内第一部60集大型系列专题片《齐鲁民俗》在山东电视台播出,由学院与威海光远动画公司联合制作的26集动画片《繁星点点》(又名《刘公岛之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持人 | 获奖等级 |
---|---|---|---|
1 | ip化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专业“一贯穿两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 祝瑞玲 | 全国广播影视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
2 | 高职传媒类专业“专业实践+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孙茜芸 | 全国广播影视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 |||
3 | 高职院校基于能力本位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 韩玉玲 | 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资料来源: |
合作交流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传媒行业、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牵头成立全国融媒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传媒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山东省传媒行业职业教育集团。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与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广电网络中心及各地市电视台、影视中心等100多家传媒行业企业建立了校外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