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四川省凉山监狱的前身是四川省西昌新生机制砖瓦厂,始建于1958年。1990年底根据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当时称四川省劳改局)布局调整的有关指示,经省政府批准,在撤销原布拖监狱和西河劳改支队后,以西河为基础组建;对内称“四川省凉山监狱”,对外称“四川省西昌三o三厂”;负责收押凉山州所辖17县市、攀枝花市和原西昌铁路分局管辖范围内原判无期、死缓、有期徒刑15年以上的罪犯以及攀西地区判处无期、死缓和有期徒刑10年以上的彝族罪犯,是一所收押改造无期,死缓等重刑犯的高度戒备监狱。50多年来,经历公安、司法两种隶属关系,1958年至今共收押改造了1万4千余名罪犯,为净化社会环境,打击、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西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1958年开始,经过几代监狱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监狱的面貌焕然一新,监狱的建设发展也推进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监狱由办公区、民警职工家属生活区、监管区三大部分组成。办公区建有四层综合办公楼一幢,附设民警职工食堂、医院等服务设施;民警职工家属生活区有住房30幢;监管区分为罪犯生活区和劳动生产区,生活区有监舍楼7幢,设有罪犯配餐中心、罪犯接见大楼、狱内医院各一处;生产区内罪犯现主要从事制砖、宝石加工、线圈生产、口袋加工等生产项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