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任领导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高中伟,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史党建等。

科研及获奖:负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各一项,参与各类项目近10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和参编著作5部,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检索期刊论文10多篇。先后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四川省两课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四川大学优秀教师奖、四川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等奖项10余次。

党委副书记

何艺新,女,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199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并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妇幼卫生系团委书记、华西医科大学团委副书记,四川大学学生处研究生科科长等职务;还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史分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学伦理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四川省心理协会会员等社会兼职。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伦理学。

科研及获奖:已承担的课题共计5项,其中课题负责人3项,省级课题2项;先后发表文章26篇,其中cssci 3篇,北大版核心3篇;参与编写了《医学伦理学》等著作,担任《中国创新教育》杂志编委,担任两本论文集副主编及编委。参编的《医学伦理学》于2000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材;合作的论文《高校“绿色德育”模式改革与创新初探》获得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成都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和四川省高教学会2008年第十一次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合作的论文《课堂内外结合、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获得2000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还被评为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成都市优秀团干部、四川大学模范思政教师、四川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政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10余次。

院长

蒋永穆,男,中共党员,博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三农问题、产业经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经济人物、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大学教学名师、四川省工业经济研究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价格学会常务理事。主

持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提交各类研究报告30余份。在《教学与研究》、《经济学动态》、《学术月刊》、《经济学家》、《中国农村经济》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20部。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主要成果包括:中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批示和重视的研究报告《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投入品管理的建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第558期以机密件刊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风险及其防范》(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第712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批示的研究报告《妥善处理土地流转与返乡农民工需求矛盾》(《<人民日报>情况汇编》2009年4月24日第588期刊载,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简报2009年第9期专门对这一成果进行了介绍)、 “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专著《中国农业支持体系论》,“对于保存抗战期间的珍贵物价史料做出了抢救性贡献”的专著《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将对我国未来的农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论文《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分析及转变途径》等。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