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传媒学院大型节目中心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四川传媒学院办学条件

四川传媒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1月,四川传媒学院开设20个院(系、部和中心),共5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艺术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

四川传媒学院部分专业设置(截至2025年1月)
院系专业名称类别
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四川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漫画、雕塑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视动画、艺术设计专科
四川传媒学院融合媒体学院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数字出版本科
网络新闻与传播、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电影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本科
动画-
四川传媒学院智慧广电学院广播电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艺术与科技、影视技术本科
四川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跨媒体艺术本科
四川传媒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艺术管理、电影学本科
影视照片技术与艺术、影视制片管理专科
四川传媒学院表演学院表演、戏剧影视导演、艺术教育本科
表演艺术、戏剧影视表演专科
四川传媒学院传播与经管学院广告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秘书学、文化产业管理本科
四川传媒学院摄影学院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
四川传媒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音乐表演、音乐学、录音艺术本科
四川传媒学院舞蹈学院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舞蹈教育、流行舞蹈本科
四川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方向)、表演(时尚演艺)、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影视美术、人物形象设计、服装表演、服装与服饰设计、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科
四川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合作举办)本科
四川传媒学院航空系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科
四川传媒学院体育部健身指导与管理-
四川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传媒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学院(文学部)--
四川传媒学院外国语部--
四川传媒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1月,四川传媒学院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培育学科1个。
四川传媒学院“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培育学科(截至2023年)
戏剧与影视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四川传媒学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四川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教学育人名师”“”师德标兵6人,“天府青城计划”人才2人,国家广播电视剧总局科技委员1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1人。近三年,获批省级教学团队4个( 其中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3个),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双带头人”工作室2个。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四川传媒学院师资力量(截至2025年1月)
类别姓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
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黄莓子
四川省民办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肖建春、郑晓东、冉光泽、魏伟
四川省民办高校优秀教师王家元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1月,四川传媒学院提出“三融合”“五对接”“三贯通”“三层次”的“35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门,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19个。有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建设专业5个。

四川传媒学院精品课程(截至2024年5月)
类别课程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立体构成、影视合成与特效
四川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影视摄像、影视合成与特效等
四川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立体构成、影视合成与特效、融合新闻学、新媒体节目创意与制作、三维特效、应用文写作、影视编剧、和声1、新媒体项目管理、中国舞蹈史、电视节目策划、数字影视调色、专业创作与训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
四川传媒学院专业建设点(截至2024年5月)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环境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
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技术、广告学 、舞蹈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广播电视学
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第一批)广播电视编导、摄影等
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第二批)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学
四川省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
四川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广播电视编导、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戏剧影视文学
四川省民办高校特色(骨干)专业广播电视学、环境设计、戏剧影视文学
四川省民办本科专业提升计划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四川传媒学院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截至2024年5月)
广播电视实验教学中心影视摄制实验教学中心戏剧影视美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超高清虚拟仿真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教学改革

截至2025年1月,四川传媒学院入选教育部规建中心“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试点院校,是四川首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协同育人改革试点”院校。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教学成果

2020年12月,四川传媒学院在第八届四川省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院4项教学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生获得国家级文艺、体育奖励数为210项,省部级文艺、体育奖励数为350项;师生参与了建国70周年献礼片《可爱的中国》化妆造型全部工作,该片获“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大奖。

截至2025年1月,四川传媒学院累计为社会输送七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一批以“九五后全国人大代表徐萍,四川卫视新闻主播李丹,湖南卫视知名制片人、导演任洋凤凰卫视主持人田桐,世界体育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鲍泰良,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编剧兼导演孔大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峨眉武术传承人马赵凌云短视频博主、《逃出大英博物馆》系列剧主创、导演张家俊等为典型代表的优秀校友。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2项。

四川传媒学院教学成果获奖(截至2024年5月9日)
项目名称获奖类别
融合、贯通、升级—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第八届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艺术院校二级教学单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五全模式”探索与实践第八届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应用型传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全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第八届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基于cbmt课程体系建设的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第八届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园校合一、产教融合”—深化协同育人的 “川传”探索与实践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三梯度二转变二突破”—《立体构成》课程改革与实践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教学措施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在校内建立了索尼4k演播室、松下4k演播室、佳能影像工作坊、苹果培训认证中心、adobe中国授权培训中心、联想创新中心和惠普教育卓越中心;建设索尼未来影像实验室、松下4k/8k影像应用创新实验室、佳能c+超高清动态影像空间、arri(阿莱)超高清影像数字体验基地、长虹智慧校园创新中心等专业实验室。学校拥有“川传云”融合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全媒体交互式演播中心,以及具备省级电视台标准的全景式电视新闻演播厅、广播直播间和虚拟演播室等教学、实践基地。

教学设施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建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挂牌的“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一一成都影视硅谷”、第一批“四川省高校创新创业创造‘学教研产城一体化’示范基地”等高端协同育人平台。以学校为核心区域的成都影视城,被成都市列为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建设了现代高科技摄影棚-成都影视硅谷“视界一号”摄影大棚。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1月,四川传媒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多所高校签订校际合作交流协议,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合作举办“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开设国际本硕连读、专本/硕连读、国际本科及各类短期交流项目。

四川传媒学院合作交流院校
国家/地区学校名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北爱荷华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杜鲁斯校区)、纽约电影学院
澳洲南十字星大学、sae创意传媒学院jmc学院、迪肯大学
英国斯旺西大学、布鲁内尔大学、爱丁堡龙比亚大学日、伯明翰城市大学、卡迪夫大学纽卡斯尔大学
韩国济州观光大学、全州大学、明知大学
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星槎道都大学尚美大学、日本数字好莱坞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电影学院
新西兰yoobee创意科技学院
马来西亚汝来大学
新加坡新加坡莎顿国际学院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1月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