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峡青年汇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重庆三峡学院办学条件

重庆三峡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开设63个本科专业。

重庆三峡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本科专业
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保设备工程
重庆三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重庆三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物理学(师范)、化学(师范)、生物科学(师范)
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动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重庆三峡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技术、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食品质量与安全、农学
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经济统计学
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
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民族学
重庆三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重庆三峡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方向)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英语、英语(师范)
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
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0个,“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7个,3个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
类别名称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教育
土木水利旅游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农业硕士土木水利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
电子信息硕士资源与环境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学术学位硕士点一览表
所在学院一级学科专业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机电系统电子技术、非线性电子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公共管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00余人,有博士学位的近300人。有国家万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29人,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2人。

带头人类型
林俊杰三峡河库生态健康诊断研究生导师团队
冯玉明、张伟智慧农业创新团队
鲁祖亮非线性高效数值算法
强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研究
谭兴毅物理学教育硕士导师团队
颜帮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
注:参考资料
入选时间类型
2014年3月刘正学入选万州区第四届科技顾问团社会发展咨询组
祁俊生、熊建立入选万州区第四届科技顾问团科技发展与管理咨询组。
科研创新团队
序号团队名称级别依托单位负责人建设时间
1三峡库区水质演变及水环境安全市级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祁俊生2010-2012
2超宽带光纤无线接入技术市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邵宇丰2013-2015
3三峡库区农业生态安全市级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胡廷章2010-2012
4中国古典文献学校级文学与新闻学院谢建忠2008-2010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校级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郭学军2008-2010
6电子信息校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戴闽鲁2008-2010
8西南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校级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东人达2008-2010
9三峡库区库岸地质灾害防治校级土木工程学院何泽平2010-2012
10三峡文献整理与研究校级文学与新闻学院谢建忠2010-2012
11对比语言学及语用学研究校级外国语学院王扬2010-2012
12非线性发展方程校级数学与统计学院王良伟2013-2015
13三峡库区农产品绿色保鲜技术校级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汪开拓2013-2015
14山地农业现代化校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熊建立2013-2015
15西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校级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陈兴贵2013-2015
16理论语言学及其应用校级外国语学院刘晓林2013-2015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省部级特色专业(群)、一流专业28个。

教学成果

2017年11月,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成功进入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同时该安全工程专业优秀师生可获得相应的重庆市安全工程奖(助)学奖教基金资助。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近五届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类型名称
重庆市特色(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民族学(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
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化工自动化特色学科专业群
重庆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
高等学校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物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生物与食品基础实验教学
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民族学专业分层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三峡库区机电产业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与东南大学“1+2+1”联合培养专业会计学土木工程
重庆市精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三峡民间美术
校级精品课程通信原理
(以上部分名单未列完全)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12月,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精神、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750余项,其中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2项、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12连冠,重庆市大学生武术比赛团体14连冠。

合作交流

学校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先后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俄罗斯坦波夫国立技术大学、匈牙利欧布达大学等国外高校,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国内高校院所,中兴通讯、长安汽车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密切的合作关系。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