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截至2025年2月,开设35个专业。院系名称 | |
---|---|
服务经济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 |
智慧制造学院 | 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 |
建筑学院 | 智能建造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 |
文创学院 | 动漫制作技术、广告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影视动画 |
健康生活学院 |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西式烹饪工艺、化妆品技术、化妆品经营与管理 |
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体育运营与管理、早期教育 |
数字技术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应用、集成电路技术 |
国际学院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
类别 | 名录 |
---|---|
国家行业教学名师 | 林松柏 |
省级教学名师 | 黄重成 |
省级专业带头人 | 王源庆、庄培荣 |
以上内容非完整名单,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产业学院5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实训基地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等。
2023-2024学年,学校建成国家教学资源库2项、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校企共同制定2个专业群建设标准、80门以上核心课程标准、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2个。
类别 | 项目名单 |
---|---|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 现代服务业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工业机器人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电子商务 |
教育部1+x试点项目 | 建筑信息模型 |
省级产业学院 | 恒安智能工学院、浔兴建筑产业学院、安踏时尚设计学院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图形图像处理、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跨境电商实训、建筑材料、bim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手工全盘账、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搜索引擎优化、公路货运组织与操作、连锁门店运用与实务 |
省级实训基地 | 福建省vr/ar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
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专业 | 建筑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服装与服饰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 |
省级二元制项目试点专业 | 食品营养与检测、机械设计与制造、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财务管理 |
省级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 | 文化创意设计专业群 |
省级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培育项目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省级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 智能制造专业群实训基地 |
省级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重点建设项目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社区教育示范基地 |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 鞋类设计与工艺(智慧制造) 专业群、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健康生活)专业群 |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3月,近五年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和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基于群教育理念下“三元双师”型教师成长道路模式综合改革》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产业学院实践成果获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群教育被需值教育”研究实践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5个企业(产业)学院入选福建省产业学院,实践成果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建设企业学院 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案例入选全国改革开放40周年内涵发展创新案例,《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打造“二元制”人才培养品牌》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案例。
2020年,学校获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
2018年,学校获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
项目 | 奖项等级 |
---|---|
《基于产教融合的“11355”三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企业学院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保障“二元制”人才培养质量》 | 二等奖 |
《被需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福建版“二元制”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一等奖 |
学生成绩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院设立国际学院和归国华侨联合会,发挥高校侨联主体作用和地方侨联纽带联通、海外乡团资源支撑作用,共建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菲律宾等地“海丝学院”,形成“高校侨联+地方侨联+海外乡团”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打造“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高地,招收培养来自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国留学生百余人,年培养培训学员超百人,举办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数字能力课程班”、泰国中小学中文课程项目等,累计接待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华人华侨访问团以及港澳台青少年游学团等百余团近万人次。与恒安、柒牌、盼盼等50余家校外单位党(委)支部建立党建共建关系,每年联合开展专题学习、技能交流、科技创新、歌咏比赛、运动会和主题党日等活动100余场次。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