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校徽
(一)两个半圆弧图形组成近乎完整的圆形,中间是毛体“四川师范大学”校名,下面是四川师范大学的英文字体。底色为绿色,象征着四川师大的蓬勃生机和办学活力。两个半环图形和中间扉页代表“cs”两个字母,为“川师”第一个拼音字母的缩写,表征着四川师大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办学气魄和胆识,也预示着四川师大将以开放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二)图案中间的篆书繁体字“重德、博学、务实、尚美”是四川师大的校训。校训书写在书的变形的扉页上,彰显著四川师大:1·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办学特色定位;2·“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师大办学理念;3·“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师大人的治学精神和品质;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师大人的豪气、锐气和志气。(三)整个校徽图形将四川师大的校训、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学校特色定位有机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图形设计色泽鲜明,简洁明快,虚实结合,动静统一,突出了办学历史的厚重感和大学文化的深邃底蕴。 |
校旗
校旗为绿底白字的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校标及毛体的“四川师范大学”字样。 |
精神文化
校训
重德:即重视思想道德。德为人才素质之首,师生以法律和道德为行为标尺。教师要以好的品德和作风锤炼自我,并育出好品德的人才;学生要以德修身,诚信待人,未来才能革故鼎新,传承文明。要在全校培育形成良好的文明道德风尚,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博学:即拥有广博的知识。学校在育人理念上,倡导学生要博古通今,文理兼修;教师作为文明的使者,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理性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重德”“博学”共同体现了川师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务实: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四川师大人人生态度和办学精神的写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有踏实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要勤于治学,严谨治学。尚美:即要有崇尚美的心灵,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要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内化为人生修养。师生要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务实”“尚美”共同体现了川师人“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 |
校歌
《托起祖国的太阳》 | |
词:汪涛 曲:万斋 | |
白山黑水,源远流长狮山灵秀,哺育栋梁我们伴着历史的步伐谱写师大发展的篇章放眼未来,心潮激荡让我们共同托起祖国的太阳重德博学,务实尚美莘莘学子青春闪光我们肩负民族的希望,启动创造明天的远航。放眼未来,新潮激荡,让我们共同托起祖国的太阳。让我们共同托起祖国的太阳。 |
校风
励志笃行 止于至善
励志:即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学校要坚定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意识;学生要树立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崇高理想。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意为“充实而有恒”;“笃行”即崇尚实干,践行理想,行胜于言。
“励志笃行”反映四川师大人的精神面貌和行动理念,它遥承三台时期东北大学的校训,汲取了东北大学“知行合一”风气之宗旨,体现了四川师大办学渊源的历史继承性。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弃旧扬新,传承文明,培育新人,服务社会。无论是传授和创造知识,还是治学育人、成人成才,皆应达到至高境界,实现学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止于至善”反映四川师大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也是实践“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师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学风
求真循理 慎思知明
求真:《闽中理学渊源考》语:“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善于未始有恶之先,而性之善可见矣。”“求真”意即“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在学习和研究上,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真理,勇于改正研究中出现的差误。
循理:《周易孔义集说》语:“朱汉上曰:无妄,然后物物,循理,乃可大畜。”《程氏经说》卷七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循理,故舒泰荡荡然;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在学习和研究中,要实事求是,探明事理,力戒主观臆断,要尊重科学规律,恪守学术规范,强调职业道德,不好高鹜远,不弄虚作假。
“求真循理”体现了四川师大人的治学方法和原则。
慎思: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刁包《易酌》亦云:“圣贤道理,须是活看,如慎思之,思之弗得弗措也,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和研究中,应勤于思索,善于思考,不断汲取和创造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学习和研究效果。
知明:语出《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其中“知”同“智”,也有“知行合一”之意。此为治学、读书、做人所追求的目的。意即大学开启民智育新人,通过“传道授业解惑”以达“慎思知明”。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10月,四川师范大学共有136个社团,其中“南十字天文社”“公益教育社”和“马克思主义经典品读社”荣获“2023年成都市百佳学生社团”称号。
社团名称 | 社团简介 |
---|---|
南十字天文社 | 以学校师范品牌为依托面向中小学以及社会各界开展广泛的科普及交流活动,扎根地理科学,面向天文科学 |
公益教育社 | 该社团不断调整工作方针和运营模式,完善组织架构,实现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并举,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大学公益教育事业的发展 |
马克思主义经典品读社 | 社团构建了老师、小组、个人“三位一体”的品读习惯培养体系,开展了生动的党史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讲座观影等多种形式使经典品读兼具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和现实热度 |
参考资料:(数据截至2023年)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