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现有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合物加工技术及其相关热物理科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态化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传感与生命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态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孵化器等13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与成果转移转化载体、高性能有机光学聚合物与先进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类别 | 名称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高性能有机光学聚合物与先进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青岛市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传感与生命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橡塑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聚合物高性能化及循环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生化分析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多相流体反应与分离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烯烃催化与聚合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塑料高性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塑料高性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橡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工程实验室 | 山东省聚合物加工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先进橡胶材料与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环境腐蚀与安全防护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新型光电材料与技术工程实验室 |
“十二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高校生命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热能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纳米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高性能聚合物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清洁化工重点实验室 |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实验室 |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混炼工程重点实验室、全国石油化工行业碳四碳五烯烃聚合物重点实验室 |
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 青岛市新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青岛市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工业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市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化工火灾预防与安全重点实验室、青岛市页岩油气增产地质与开采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
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青岛市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 青岛市聚合物加工与循环利用及热物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安全防护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新型光电材料与技术工程实验室、青岛市软件技术与医疗健康工程研究中心 |
青岛市行业技术中心 | 青岛市高分子材料行业技术中心,青岛市高分子材料行业技术中心,青岛市聚合物成型行业技术中心 |
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先后获得1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9家。2018年4月,首个以山东省高校命名的卫星——“青科大一号”卫星发射升空;2021年5月,“天问一号”安全着陆火星,学校提供自主导航关键核心技术。学校专利转让数列全国高校第37位,获批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因“政产学研融合”而闻名的“青科大模式”广受社会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进行深度报道。类别 | 获奖项目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高熔点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二等奖 | 1997年 |
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 | 一等奖 | 2009年 | |
“最便宜”的全基因组分型技术破译了海洋生物的“基因密码” | 二等奖 | 2018年 |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工业连续化废橡胶废塑料低温裂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 | 二等奖 | 2012年 |
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 二等奖 | 2019年 | |
新型聚氨酯弹性体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一等奖 | 2022年 | |
注:仅部分列举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5月,三校区馆藏文献367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1个,馆藏资源种类齐全、特色鲜明,阅读环境舒适惬意,技术设施先进。现已发展成为数字化和网络化程度较高的,能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各方面需求的,与学校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图书馆。
学术期刊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0年,因学校名称的变更曾用《山东化工学院学报》《青岛化工学院学报》刊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式出版物,国内外公开发行。《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工程与制药、环境科学、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及信息工程、数理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文风,鼓励学术创新,支持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学术讨论,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园地。本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城市发展研究、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资源环境研究、法学研究、教育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等。“城市发展研究”是本刊重点打造的特色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