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科大高院之声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青岛科技大学历史沿革

青岛科技大学

历史沿革

私立文会中学

奉天文会书院

1876年2月,苏格兰长老会罗约翰牧师在抚近关(大东关)街北创立苏格兰长老会分会,设义学堂,初期为小学教育,是外国人在沈阳设立的第一所教会学校。在陆续开办了神学教育、中等教育之后,1902年11月1日,学校升级为高等文理学院,设医学院,后改名为奉天文会书院,该院分为本科和预科,预科学制一年,学习普通课。本科学制三年,分法、理、医、工四个系。

1912年,文会书院部分资源参与组建奉天医科大学,后相继更名为辽宁医科专门学校、盛京医科专门学校、盛京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辽宁医科大学,并入中国医科大学。1919年,文会书院增设中学部,并于奉天省教育厅备案。1924年,因改革学制,大学部停办。1930年,辽宁教育厅厅长吴家象呈教育部改建为私立文会高级中学,部分资源并入奉天医科专门学校,部分资源(北院)改设神学校,后更名为奉天神学院、东北神学院,并入北京燕京协和神学院(今燕京神学院)。部分资源(南院)改建为私立文会高级中学校。1942年12月,文会高中被伪满政府强制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教会教育筹备委员会将文会高中恢复,直到1946年9月2日,文会高中正式复校。

奉天文华中学

1915年5月,私立文华中学成立。1940年年底,私立文华初级中学校被伪政权接管,改办(伪)省立第九国民高等学校。1946年,(伪)省立第九国民高等学校复名为文华中学。1949年,文华中学并入文会高中。

沈阳橡胶工业学校

上海制药工业学校

1926年,上海东南医科大学成立,后更名为上海东南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1936年,上海东南医学院附设东南高级药科职业学校创建。1952年9月29日,上海市东南高级药科职业学校和广澄药科职业学校收归轻工业部接办,两校合并成立轻工业部医药工业学校。年底,校名改为轻工业部上海制药工业学校。1955年9月,上海制药工业学校迁沈阳,并入沈阳橡胶工业学校。

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

1950年9月16日,由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轻工业管理局正式接管私立文会中学,改名为“轻工业管理局工科高级职业学校”,简称“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原有学生高中3个班、初中8个班共572人,由轻工高职成立附设学校继续学习。原教职工继续留用,分橡胶和造纸2个专业3个班。全校学生重新编制,分为高职、高中、初中三个部分。10月3日,学校隆重举行了首届学生开学典礼。

1952年4月5日,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52)工教中字第27号命令,将工业部管理局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改名为沈阳轻工业技术学校。8月,沈阳轻工业技术学校改名为沈阳轻工业学校(黄炎培题),隶属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1954年6月24日,学校更名为沈阳橡胶工业学校。

1954年,沈阳轻工业学校纤维造纸工业专业并入天津造纸工业学校,后参与组建河北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1964年,河北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工学专业并入北京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

山东化工学院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工学院

1937年2月,在经历了技术、资金等多重障碍之后,由范旭东等一批民族工业先驱为主的企业家,在南京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化学肥料企业——永利硫酸铔厂,并开设工人识字班和小学,后又开办工人补习学校。1950年6月,成立永利铔厂职工业余学校。

1958年5月,南京永利宁厂筹建永利化工专科学校。次年5月,南化公司在磷肥厂教育科、永利宁厂教育科和所属工厂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工学院,隶属化工部领导,南化公司负责管理。学院列入国家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开展本科教育。学院设有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化工机械、催化剂4个专业系科,修业年限4年。

1962年秋,化工部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工学院并入山东化工学院。

青岛橡胶工业学校

1956年,学校迁至青岛,沈阳橡胶工业学校更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1957年10月11日,经化学工业部批准,青岛胶工人技术学校划归青岛橡胶工业学校领导。次年8月8日,青岛第二橡胶厂创办了橡胶工业学院(又称青岛橡胶学院)和橡胶工业学校(又称中等技术学校)。9月15日,在省属青岛橡胶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山东化工学院。建院初期,设有大学部和中专部,其中大学部设化工、化工机械、橡胶3个系,开设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化学工程、橡胶工艺、合成橡胶工艺5个本科专业和无机物工艺1个专科专业。首批招收学员167名。另设橡胶工学、无机物工艺两个专科专业。改隶属山东省领导。

1961年7月,山东省委决定将青岛第二橡胶厂厂办橡胶工业学校的橡胶工艺和橡胶机械专业并入山东化工学院中专部。1965年,该院中专部脱离本院,单独成立青岛橡胶工业学校。1968年3月,化工部将青岛橡胶工业学校重新并入山东化工学院。

1970年,山东化工学院改建山东省化工技术学校(改建文件并未实施)。次年,山东省化工技术学校升格山东化工学院(撤销原改建文件)。1979年5月,山东化工学院改为隶属化学工业部。次年4月,学校橡胶工艺专业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2名。1981年11月,山东省二轻厅与山东化工学院联合创办塑料成型加工工艺专业。

青岛工艺美术学校

1958年,青岛艺术学校创建;1961年撤销。

1962年,原青岛艺术学校(部分资源)改建为青岛美术专科学校。次年,青岛美术专科学校改建为青岛市美术学校。

1964年,学校更名为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次年,并入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1966年,原青岛工艺美术学校部分改建为青岛市工艺美术学校。1973年,学校校址为田家村,借用青岛二轻技校两层楼办学。1974年到青岛芝泉路22号建校,并更名为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

山东省化工研究院

山东省化工研究所前身为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工矿部山东办事处化工总厂实验室,地址在博山(今淄博硫酸厂院内)。1952年,实验室随化工总厂更名,改为华东工矿部山东化工局实验室。5月,山东办事处撤销,随山东化工局并入山东工业厅后,改名为山东省工业厅实验室。1956年秋,从博山迁到济南。1958年9月,改建为山东省化工局化工研究所,后定名为山东省化工研究所。

195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化学研究所成立。1961年7月,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煤炭化工研究所。

1971年11月,山东省化工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济南化学研究所合并,定名为山东省化学石油研究所。1978年,山东省化学石油研究所更名为山东省化学研究所。1994年,山东省化学研究所更名为山东省化工研究院。

青岛科大

1984年9月,山东化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9月,划转山东省领导。2002年1月9日,在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上,学校以全票通过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3年9月17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学校以参评56所工科院校中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获得了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2009年7月高密校区投入使用。

2014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5年5月,山东省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全部资产、人员及业务按照山东省文件正式并入学校。2017年3月17日,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揭牌暨绿色化工高峰论坛在济南燕子山庄举行,标志着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正式整建制并入青岛科技大学,这是山东省科教融合的成功范例,也是青岛科技大学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以来的首个标志性成果。谢克昌与刘兴云为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揭牌,巩守柳与马连湘为青岛科技大学济南校区揭牌。

2017年3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中德校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开工建设,成为继四方、崂山、高密、济南校区后的第五个校区,标志着青岛科技大学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9年8月,中德国际合作区投入使用,同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0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共建青岛科技大学海洋学院正式揭牌。

2020年11月21日,淄博市人民政府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举行。双方签署《合作共建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主要包括建设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淄博分院、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化工研究院淄博分院、淄博研究院和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等,建成后可满足500名左右研究生、5000名本科生实训以及教学科研人员的保障需求。2022年5月5日,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山东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11月26日,由青岛科技大学发起成立的山东宇航学会成立。12月,青岛科技大学当代设计研究院成立。

2023年1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德州融合创新发展中心”揭牌;4月4日,青岛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暨青岛市先进材料与高端化学品检测创新平台揭牌。4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济宁融合创新发展中心揭牌。9月24日,由山东省大数据局指导、青岛科技大学主办的数据科学学院揭牌仪式暨“数融万物,智启未来”学术论坛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举行。2024年6月,青岛科技大学与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共建山东橡胶产业创新研究院的框架合作协议,同时,学校宣布成立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影像艺术研究中心,标志着该校在探索科技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8月1日,青岛科技大学与莱西市人民政府惠民慧医数智医共体校地共建合作项目仪式正式签约。

2024年12月19日,青岛科技大学博兴“科技小院”揭牌。

2025年5月13日,由青岛科技大学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高性能有机光学聚合物与先进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万华全球研发中心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