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协和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山东协和学院学术研究

山东协和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部分科研创新平台
类别名称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医学免疫学实验室”,“智能装备与结构工程协同研发中心”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老年智能康养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肠道微生态与膳食营养精准护理实验室”、“智慧康养大数据与可穿戴装备特色实验室”、“幼儿生命教育文科实验室”
(截至2024年6月)

截至2024年6月,山东协和学院组建校级科研团队18个,成立校级科研机构9个。

科研团队一览表
名称备注
校级科研团队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研究团队、工程结构抗火及防灾团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团队、应用型高校建设与护理学科发展研究团队、护理研究团队、计算机学院智能物联研究团队、计算机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研究团队、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慢性疾病科研团队、商学院全域旅游发展与创新研究团队、智能财会研究团队、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制度创新研究团队、人文艺术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团队、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团队
截至2024年6月(不完全统计)

国家级实验室

医护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室,其为2008年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山东省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2年获批山东省“211”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5年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6年医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7年医学免疫学实验室获批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019年中心生命科学馆获批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中心面积1·7万平方米,万元以上实验仪器设备728台套,设备总值4045万元。建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础护理和虚拟仿真等四个综合实验(实训)室,包括人体解剖标本馆、中药标本馆、解剖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口腔医学实训区、影像技术实训区、康复医学实训区、手术学实训区、模拟病区、仿真急救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解剖触控实验室、诊断互动实验室、健康评估实验室、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3d虚拟现实实验室等99个实验、实训室组成。

中心建有较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主要承担课内实验(实训)教学、课外实验室开放、职业技能培训等任务,同时也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师生教改科研等项目的开展。承担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等本、专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开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实验项目700余个,近几年来完成大学生实验室开放立项项目108个。是医护师生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平台,是乡村医生培训、养老护理员培训的实践基地。截至2024年6月,该中心已培训乡村医生3万余人次,培训高级养老护理员4000余人次。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5月,承担纵向科研项目一千七百多项,承接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六百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五千篇,其中sci论文和cssci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著作三十多部;授权专利七百多件,其中发明专利五十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九百多件;获得各级科研奖励一千多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类别项目名称负责人
2019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代际关系变化下山东省农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模式研究周广涛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机制研究林辉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山东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保障机制研究刘伟民
山东省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及其经济性评价研究李婧
留守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续进
2020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多元治理视角下山东城市治理中公众参与路径与对策研究时长娟
新旧动能转换视阈下山东乡村旅游新动能培育研究王爱鸟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保障机制构建研究孟珍珍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研究刘娟娟
人工智能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王明明
截至2025年5月(不完全统计)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3月,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490·86万余册,其中纸质藏书254·33万余册,电子图书236·53万余册;纸质期刊4431种,电子期刊41398种。建设了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本地pubmed、维普、万方、超星、新东方等公司37个数据库的电子资源,基本上覆盖了学校的所有学科和研究领域,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数字资源为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保证。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