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山东省团校
1949 年,为了适应全国解放的新形势和建团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央关于建团的决议精神,经中共山东分局批准,青年团山东省工委建立山东省团校,从中央团校、中共山东分局和原华东青年学校调集了十几位富有工作经验的干部作为建校骨干,开始了办学历程。
早期的培训主要是根据建团初期急需青年团骨干的形势,从军干校、全省各地中学的青年学生中选拔部分青年团的基层骨干和优秀青年团员,经过三个月至半年的学习培训,结业后分配做专职团干部,充实到全省各地团组织。
1958年,学校迁入新校区(现经十路校址)。这一时期的培训,主要是坚持以培养学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为主,以上大课为主,小班辅导。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教学业务受到严重干扰,学校停办。
1973年年8月,山东省团校正式恢复,办学地点在团省委。1974年2月21日,团校恢复后的第一期培训班在团省委小礼堂开学,学员共计 50 人。1977年,学校正式明确了机构设置,设立办公室、组教科行政科、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青年工作理论教研室等。1979 年,成立校党委。1982年,学习教职工总数增加到 70 余人。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1987年1月10日,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山东省团校的基础上试办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院,承担高等教育与团干都教育培训的双重任务,学校在办学体制上实现了新突破,跨入了正规化办学的新阶段。
1987年9月,学院独立招生的首届大专学员入校,共开设青年思规教育、少年思想教育、行政管理、中文秘书4 个专业,招生 183 人。1989年,学院圆满通过国家教委对试办成人高等院校的检查验收。1993年至1994年,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先后增设经济贸易管理、公共关系、现代管理、服装文化、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1995 年,学院脱产在校生达到了767人,学历数育业余在校生达到了 2000 余人。
199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开设思想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经省教委批准,首次开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生,新上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文秘与办公室自动化、酒店管理与旅游服务四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脱产产在校生首次突破千人规模。2000年,首次面对济南地区招收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专业字生。2001年,舞蹈、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被列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舞蹈专业被列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3年,学校首次党代会召开,中央领导发来贺信。2004年3月15日,东校区一期建设工程交付使用,教学条件和办学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学校召开第一次国代会。
升格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改建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成为全日制本科高校。
2018年1月,学校被评为首批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4月,学校获批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基地。2019年10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20年5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康养产业学院项目正式落地。7月,学校获批中国老龄协会第一批老龄科研基地。8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银丰资产管理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22年7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