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农业大学教工e家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青岛农业大学历史沿革

青岛农业大学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莱阳农学院

1951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阳农业学校创办,设农作物和果树蔬菜两个专业,为国家农业部重点中专学校,隶属山东省农业厅领导。

1958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办莱阳农学院,设农学、园艺、牧医、植保4个系,开设农学、果树、畜牧兽医、植保四个专业,分设本科班和专科班,隶属省地两级领导,校址由莱阳城南迁至城东原莱阳地委旧址。

1962年,莱阳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调出同山东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一起并入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今山东理工大学)。

莱阳县农业学校

1961年,即墨农业学校、即墨畜牧学校、青岛农业学校、烟台畜牧兽医学校、崂山郊区农业技术学校、蓬莱农业学校畜牧班于先后并入莱阳县农业学校。

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二分校

1962年8月,山东省政府在文登县昌阳农场建立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二分校,学制3年,日常行政工作由昌阳农场党委代管。从65级起,实行社来社去。

1966年末,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停课。1968年3月,迁至莱阳。

合并改办

1963年9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决定停办莱阳农学院,与莱阳县农业学校合并改办莱阳农业学校,设农学、果树、畜牧兽医、会计统计、农机等5个专业,隶属烟台行署领导。1968年9月,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二分校并入该校。

1976年5月,经山东省委批准,在莱阳农业学校的基础上,改办莱阳农业大学,设农学、园艺、农机、畜牧兽医、水利等5个系,在校生1200人,教职工555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人,隶属烟台地区领导。

197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莱阳农业大学改办莱阳农学院。1997年5月,学校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获得优秀。2000年9月9日,学校与青岛市城阳区签署共建青岛校区协议。

2001年1月6日,青岛校区设计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6月13日,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青岛校区建设项目立项;7月18日,青岛校区奠基。

2002年7月17日,首批3000余名学子入住青岛校区;9月19日,青岛校区落成暨2002级开学典礼举行。2006年12月28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我校申请更名进行考察。

更名发展

2007年3月、4月,经教育部、山东省政府批准,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点由山东省莱阳市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5月,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12年11月,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青岛农业大学被确定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2014年9月,入选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018年7月,被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4月26日,青岛农业大学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合作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正式获教育部批准。2021年5月10日,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大数据研究院成立。

2023年8月, 由青岛农业大学牵头发起的“黄河水产联盟”暨“黄河流域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青岛举办;11月3日上午,青岛农业大学现代设计产业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学术会馆会议厅进行;11月22日,发起组建的青岛市农业技术协同推广联盟成立。

2024年3月,学校与俄罗斯喀山国立农业大学举办合作对接会;5月,与中电投新农创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科技合作交流会。

2025年3月26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与青岛农业大学签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2025年6月27日,中国民主促进会青岛农业大学支部委员会成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