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崂山太清宫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青岛崂山太清宫历史文化

青岛崂山太清宫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主词条:张廉夫

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今江西省高安县)人,生于西汉文帝九年庚午七月初十(前171年),官至上大夫,后弃官归隐,入终南山数载,是黄老道的信奉者,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东来崂山,在老君峰下选择背山面海处建茅庵隐居修道,并授徒祭拜,具备了宗教形式,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而其时距离张道陵创立天师道的时间早282年,故张廉夫被奉为崂山太清宫的开山始祖,而崂山也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

相关诗词

丘处机《太清宫组诗题刻》

烟岚初别上清宫,晓色依稀路径通。才到下方人未食,坐观山海一濛鸿。

云烟惨澹雨霏微,石洞留人不放归。应是洞天相顾念,一生嗟我到来稀。

云海茫茫不见涯,潮头只见浪翻花。高峰万叠连云秀,一簇围屏是道家。

松风涧水两清幽,尽日清音夜未休。野鹤时来应不倦,闲人欲去更相留。

溪深石大更松多,郁郁苍苍道气和。不是历年樵采众,浮云蔽日满岩阿。

贯世高名共切云,游山上士独离群。仙乡贵重三茅客,仕族尊荣万石君。

西山仰视刺天高,山上仙家种碧桃。桃熟几番人换世,洞中秦女体生毛。

清歌窈袅步虚齐,月下高吟凤舞低。谈笑不干浮世事,相将直过九天西。

烟霞紫翠白云高,洞府群仙醉碧桃。鼓透碧岩雷震骇,满山禽兽尽呼号。

道力神功不可言,生成万化独超然。大山海岳知轻重,没底空浮万万年。

周宗颐《太清宫》

面海环山气势雄,汉时开创庙貌成。巍巍宝殿数千载,衣钵相传无变更。

名花古木殿门前,院外竹林旁神泉。无边翠盖森森立,到处云峰瀑布悬。

太清水月

太清宫背依7峰,面向大海,三面环山,崂山十二景之一的“太清水月”即在此处。清代文人林绍言诗曰:“相约访仙界,今宵宿太清。烟澄山月小,夜静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叶惊。悄然成独坐,细数晓钟声。”太清水月

非遗文化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青岛崂山太清宫获得“道教音乐(崂山道教音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