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青岛大学设设有28个学院及青岛医学院,有备案本科专业89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类别 | 院系名称 | 专业(本科) |
---|---|---|
理工类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人才创新班)、应用统计学 |
物理科学学院 | 物理学(师范类)、应用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拔尖人才创新班)、广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应用化学(拔尖人才创新班)、化学工程与工艺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评价巴斯德生物技术创新实验班(生物技术)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卓越创新班)、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类(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综合评价先进材料创新实验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电子信息学院(微纳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微纳英才班) |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校企合作办学)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纺织服装学院 | 纺织工程、纺织工程(卓越创新班)、服装设计与工程、综合评价科技时尚创新实验班(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表演(服装表演)、服装与服饰设计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
应用技术学院 | —— | |
人文社科类 | 历史学院 | 历史学(师范类)、综合评价人文科学创新实验(历史学)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综合评价量化金融与金融科技创新实验班(金融学) | |
法学院 | 法学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国际政治、综合评价公共管理数据科学创新实验班(行政管理) | |
纪检监察学院 | —— | |
师范学院 | 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学前教育(3+4师范生)、小学教育(公费师范生)、小学教育(3+4师范生)、应用心理学 | |
教师教育学院 | ——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类) |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生)、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 | |
外语学院 | 英语、英语(公费师范生)、英语(师范类)、德语、日语、朝鲜语、法语、西班牙语、综合评价上合英俄双语创新实验班(英语)、综合评价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英语) | |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
质量与标准化学院 | 标准化工程 | |
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 旅游管理、地理科学(师范类)、酒店管理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声乐方向)、音乐学(键盘方向)、音乐学(理论方向)、音乐表演、音乐表演(西洋管弦方向)、音乐表演(民族管弦方向)、音乐表演(键盘方向)、音乐表演(声乐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 | |
美术学院 | 绘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 | —— | |
医学部 | 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5+3)、临床医学(5+3,儿科方向)、临床医学(5年制)、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卓越创新班)、药学、护理学 |
口腔医学院 | ||
公共卫生学院 | ||
药学院 | ||
护理学院 | ||
注:表中资料来源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青岛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b类潜力学科1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培育学科3个,山东省一流学科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学科2个;学术影响力全球排名475位,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化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15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24个学科入选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27个学科入选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28个学科入选u·s·news2024-2025年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学科建设类别 | 数量 | 学科名目 |
---|---|---|
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学位) | 14个 | 应用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系统科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 |
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学位) | 3个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与医药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40个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艺术学、设计学 |
博士后流动站 | 11个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系统科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药学、纺织科学与工程、物理学 |
国家重点学科 | 2个 | 眼科学、生理学 |
山东省重点学科 | 20个 | 材料学、病原生物学、凝聚态物理、系统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纺织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金融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山东省一流学科 | 8个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 |
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 | 1个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山东省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 | 4个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系统科学 |
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 | 3个 | 软件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 |
全球排名前1% | 13个 | 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环境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农业科学、免疫学 |
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 | 25个 | 数学、化学、机械工程、电力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仪器科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冶金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农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经济学、教育学 |
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 | 28个 | 应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系统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 |
usnews2023年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 | 17个 | 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化学、电气电子工程、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学、能源与燃料、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
注:表中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5月,参考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青岛大学有教职工37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其中全职国家级人才80余人次,省部级人才251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44人,博士率73%。类别 | 名单 |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朴哲范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 |
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导学团队、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青岛大学拥有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临床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教学平台11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一流专业占招生专业比例72%,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2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和国际认证;3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项目、5个专业群入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国家精品课程14门、国家一流课程22门、省级一流课程104门。
类别 | 名单 |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单纯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民间文学、纺纱学、纺织材料学、公共政策学、局部解剖学、软件构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观经济学ⅱ、大数据分析方法、跨文化口译实践ⅱ、生理学、运动控制系统、民间美术、青岛城市史、海洋生物质纤维湿法纺丝成形虚拟仿真实验、刑事证据庭审质证虚拟仿真实验、药理学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3ds max基础教程、excel会计应用系列教程、大数据中的r语言、编程、药物化学、中国服装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电气控制技术与plc-l、儿科护理学、非织造学、货币金融学、机械设计基础、旅游地理学、旅游学原理、实用法语、数据结构、税法、卫生统计学、无机化学、现代控制理论i、预防医学i、中国传统音乐理论ii、自动控制原理i、组织与胚胎学i、临床血液学检验、英汉/汉英笔译、计算机创新实践、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案例分析、手工印染、水彩风景写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创业风险评估与策略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虚拟仿真实验、心肌再灌注损伤探究虚拟仿真实验等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 |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日语、德语、英语、历史学、生物技术、复合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音乐表演、音乐学、绘画、新闻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纺织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前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食品科学与工程、视觉传达设计、应用统计学、朝鲜语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临床医学、机械工程、纺织工程、朝鲜语、自动化、汉语言文学、应用物理学 |
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 |
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 |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经济学、经济统计学)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影像解剖学等 |
注:表中资料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5月 |
教学成果
获奖时间 | 名称 | 奖项类别 |
---|---|---|
2009年 | 坚持“三结合”,实现“三转变”——地方综合大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
2014年 | 青岛大学浮山书院博雅教育探索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8年 | 观念引领·内融外协·全程帮扶——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22年 | 交叉联动、双向协同、三型融通的地方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行业导向、工程牵引、多元并举-智能制造时代控制工程研究生培养创新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232所院校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建立师生交流、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项目200余个。与国外高校(机构)建立2所孔子学院(课堂)。获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1项。积极吸纳全球学生就读深造,来华留学生生源国60个。合作领域包括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互换交流、暑期或1-3学期的访学与实践项目、教师交流、国际会议、科研合作、国际中文教育等多项。
中国合作交流
青岛大学成立服务青岛办公室,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行业协会等单位的联络沟通,开展交流合作,办公室挂靠发展规划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服务青岛工作,牵头推进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动落实已签定的校级各项合作协议;对学院、部门开展服务青岛工作发挥指导职能。青岛大学与青岛市共建了青岛企业家学院、青岛律师学院、青岛社会工作学院。
青岛大学为2022年1月13日揭牌成立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的实施主体,主要培养熟悉上合组织国家国情、通晓国际规则、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型经贸人才,助力多边经贸发展。据2024年4月30日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先后开展了国际物流运输、跨境电子商务等援外培训和经贸培训28个班次,覆盖43个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000多人次。
两岸合作交流
附属机构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2所附属医院和5所教学医院。
类别 | 名称 |
---|---|
附属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
附属学校 | 青岛大学附属中学、青岛大学实验中学(青岛第五中学)、青岛大学附属小学(青岛金门路小学)、青岛大学第二附属小学(青岛燕儿岛路第一小学)、青岛大学即墨实验学校、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崂山三中)、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崂山金融区实验小学)、青岛大学附属滨海实验学校(青岛滨海学校)、青岛大学附属云华小学(原昌新小学)、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青岛大学幼儿园、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崂山金融区实验幼儿园) |
注:参考资料来源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