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青岛医学专门学校
学校办学的起点应上溯到合并前各校不同的历史源头。其中,青岛医学院的办学历史起点最早,源于1909年成立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
1909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正式开办,设置了法政、工艺、医科、农林等学科,是青岛近代第一所综合大学。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医科依托胶澳督署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前身)举办,该医院为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医科教育提供医学师资以及教学与临床实习场所。一战爆发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于1914年停办,胶澳督署医院改称为青岛病院。依托青岛病院,在原有医学教育的基础上,举办了青岛医学校。在此后不同时期,学校先后使用了青岛医科大学、青岛东亚医科学院等名称,1943年定名为青岛医学专门学校。
青岛医学院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停办后,当时的北洋政府拟在青岛继续设立综合大学,1924年,私立青岛大学举办。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在接收私立青岛大学校产的基础上举办,设文学、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设文理学院、工学院两个学院,下设8个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立山东大学辗转迁至安庆和万县办学,1938年暂行停办。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设立了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其医学院就是合并了前述的青岛医学专门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组建而成。
1949年,青岛解放后,国立山东大学用名山东大学。1956年,医学院从山东大学分离出来,独立建院,定名为青岛医学院。1958年,山东大学迁往省会济南。1978年,青岛医学院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山东纺织工学院
山东纺织工学院源于1950年4月由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管理局举办的青岛纺织技术训练班。此后,历经青岛纺管分局干部学校、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青岛纺织专科学校、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等办学时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纺织工学院在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
青岛师范专科学校
青岛师范专科学校源于1951年10月由青岛市文教局联合青岛教育工会、山东大学共同组建的的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先后经历了青岛教师进修学院、青岛工读师专、青岛师范专科学校、青岛师范学校、青岛师范专科学校、青岛市教育局干部教师训练班、青岛教师进修学院等办学时期。1981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在青岛教师进修学院的基础上筹建。
原青岛大学
正式建校
1993年5月,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青岛大学。合并办学初期,学校在学科初步整合的基础上着手进行院系调整,设置了医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文学院、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和师范学院等六个学院。此后,学校通过学科的进一步融合,相继组建了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及自动化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学院。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青岛大学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青岛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9年4月原山东纺织工业干部学校、2001年7月原对外经济贸易部青岛疗养院、2002年3月原青岛高级职业学校相继并入青岛大学。2006年,学校被评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2年,青岛大学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3年5月,在合并办学20周年之际,青岛大学确定了学校校史起点(1909年)和校庆日(每年的5月14日),并正式启用新校训和新校徽,学校同时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确定为校友返校日。201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17年,青岛大学入选了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同年,入选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0年,青岛大学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22年,青岛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2023年,学校系统科学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同年,学校获批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2024年6月18日上午,青岛大学东唐数字影视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会议中心举行。
2025年3月19日,青岛大学与青岛中易正康医疗护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护理师岗前培训项目合作协议书》。4月,青岛大学与青岛市审计局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会议中心致远厅举行。5月8日,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学校物理学学科新增进入全球排名前1%。6月5日,青岛大学国际争议解决研究中心成立暨“国际争议解决的新发展”专题研讨会在青岛大学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