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蒲公英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蒲公英栽培技术

蒲公英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蒲公英适应性很强,在大部分土壤中均可成活,但人工栽培应选向阳、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土地深翻并施有机肥,整细整平,作畦待播。

定植

当育苗畦内的蒲公英苗高达到10cm、幼苗出现4片真叶以上时可以定植。按不同的栽培目的采用不同的株行距,较好的地块还可以减小密度。做观赏用时可定植于较深的花盘,也可根据绿化带形状适当定植调整密度。定植后浇定植水和缓苗水,然后中耕锄草。

除草管理

蒲公英的直播苗在苗期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随间苗一同进行。每2次间苗后按一定的株行距定苗。当年不采收地上部分,应促进生长,有利于根部营养的积累。做观赏用时,应及时去除枯黄叶片和不整齐的花,在盛花期要去掉种子已成熟的花葶,在果期应去掉刚开放的花。每年晚秋,地上部分枯黄后应及时清理掉,以防病菌与害虫在栽培地中越冬。

水肥管理

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每亩还需施入硝酸铵做基肥。播种后,也要始终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在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播种当年一般不采叶,以促进其繁茂生长,使下半年早春植株新芽粗壮,抽生品质好、产量高。

病虫防治

蒲公英抗病力强,很少发生病害。其感染病菌大部分是由于地下害虫咬伤根部引起感染所致。蒲公英根系为肉质直根系,地下害虫危害较为严重。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是在种植蒲公英的地块提前一年秋翻晒土及冬灌,可杀灭虫卵、幼虫及部分越冬蛹;也可用糖醋液、马粪和灯光诱虫,清晨集中捕杀;将豆饼或麦麸炒香,或用秕谷煮熟晾至半干,再用晶体敌百虫兑水将毒饵拌潮,并撒在地里或苗床上。若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时可用辛硫磷颗粒剂与细土混匀后撒入地面并耕耙,或于定植前沟施毒土。以入药为目的栽培时则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

采收

蒲公英一般可以在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收,将植株连根挖起,,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