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蒲公英单花具有雌雄异位、雄性先熟等异花授粉特征。其头状花序为黄色,且单株数量较多,会产生花蜜,且花粉量较大,蜜腺在基部,便于具长吻的昆虫采食花蜜。蒲公英的花粉表面具有脊,脊上具刺,在昆虫访花时易于粘附在昆虫身体上,进而传粉,同时与花柱结合较紧密,不易被风吹落,能够以风为媒介进行传粉。此外,蒲公英花期重叠也是吸引传粉昆虫的一种机制,蒲公英的花朵通常会集中开放,以吸引昆虫,而到达传粉的目的,但若是花朵开得过多也会使传粉者饱和,导致传粉障碍。人工繁殖
蒲公英在每年的4-9月均可播种。蒲公英的种子无休眠特性,且采收后活力下降较快,最好在5月下旬选用刚刚采收的新种播种。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一般采用条播,浇足底水后按一定行距开浅沟,播后耙平地面即可。育苗时需专用育苗畦,每平方米撒用种并覆土,一般7-15天即可出苗,同时需要及早清除杂草。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