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学术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1月,学院有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引智平台,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台风与中尺度气象团队、资料同化与中尺度气象团队、陆面过程与大气相互作用团队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气候模拟与预测团队、东亚季风与区域气候变化团队
平台建设
平台类别平台名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
国家级创新引智平台“天气气候变化与预测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创新引智平台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近五年,学院在研科研项目达60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海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重大项目课题和其他国家级项目近180项;在《nature》《science》《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500余篇;科研项目到账总经费由2012年3488万元增加到2020年过亿元;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40余项,其中国际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科学大会奖1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7项,省级科学大会奖4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一等奖1项。
部分国家级科研项目一览表
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合同经费(万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中心项目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6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enso机理及气候效应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中高纬气候变化机理与预估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的季节-年际可预测性及多时空尺度信号的影响2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亚陆面年际-年代际热力异常的成因及其影响中国北方夏季气候的关键过程与物理途径2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垂直风切变下“非典型”台风强度快速变化的物理机制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热带海洋同步增暖对qbo振幅趋势变化的影响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极平流层对流层化学-辐射-动力耦合对东亚气候异常的影响及机理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东亚副热带夏季风降水热力强迫的北半球遥相关影响及其机理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秋季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模态对我国冬季气温年际异常影响的机理研究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大气环流分型的东北亚夏季极端高温变化及其机理研究57
资料来源:

学术交流

2023年10月21日—23日,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多圈层/多尺度海气耦合及对年际气候变率的影响”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办。此次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协办,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与研究生参会,共同探讨和交流前沿科研成果。

2024年11月25日,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极端天气气候平台(gep)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主办的wcrp gep国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楼一楼报告厅隆重开幕。此次会议由gep南京中心(gep-su)、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共同承办。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