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南京理工大学学术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联合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8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3个,建有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标准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3个、哲社平台(基地)20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2个、江苏省创新团队41个。
科研平台(部分)
-类别名称
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原国防科工委近程高速目标探测技术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
智能弹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工信部微纳含能器件实验室
特种装备可靠性设计与控制实验室
交通信息融合与系统控制实验室
新型显示材料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功能纳米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特种作业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
合作基地(部分)
类别名称
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图像测量技术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微纳米材料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部级国际合作基地自主智能无人系统信息感知与协同控制国际合作基地、含能材料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国际合作基地、难成形材料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际合作基地、先进光电成像理论与技术国际合作基地、智能机电系统理论及关键技术国际合作基地、微纳米材料及装备国际合作基地、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国际合作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发明了世界领先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作为总师单位研制的某型车载炮武器系统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式并列装部队;首创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快速计算方法,建立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合成了全球首个氮五阴离子盐,成果在《science》《nature》发表,引领国际新型高能含能材料发展;发明高温pst钛铝单晶,攻克钛铝合金室温脆性大和服役温度低两大国际性难题,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发展;研制出国内首个固态图像增强器件和红外图像信号处理专用芯片。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11项,“十三五”期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7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实现国家奖“五大奖种”全覆盖;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4项,其中牵头3项,并列全国高校第十三位,“十四五”期间荣获省部级科研奖励特等奖、一等奖57项。2024年度科研项目经费超25亿元,科技活动经费超35亿元。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部分)
奖项项目第一完成人
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变焦距光学系统微分方程理论与设计陶纯堪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微波/毫米波芯片及多芯片组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恽小华
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特征抽取理论与算法研究杨静宇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纳米流体能量传递机理研究宣益民
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新型合金材料受控非平衡凝固技术及应用陈光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时延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与方法徐胜元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创办于1977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校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光学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环境与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装备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高层次学术论文,同时也有选择地发表校外作者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的优秀论文。

2002年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厅“首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奖,2004年教育部“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2006年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7年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第六届优秀科技期刊”奖,2008年教育部“第2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编辑质量优秀”奖,2010年教育部“第3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2年教育部“第4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4年教育部“第5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6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8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20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奖。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8年,主办单位为南京理工大学,主管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双月刊。现为社科院a刊、rccse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高校优秀期刊,多个栏目获评“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江苏期刊明珠奖特色栏目”。学报常设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与工业现代化、经济与管理研究、公共事务与国家治理、知识产权研究、文史哲研究、高等教育学等,此外还开设“专题研究”和“笔谈”,聚焦学术前沿、学界热点问题。

《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杂志》

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杂志(ijmsd)是一本开放获取的期刊,旨在系统地揭示机械系统动力学对现代工业设备全生命周期的重要影响。该杂志发布有关动力学的先进理论、建模、计算、分析、软件、设计、控制、制造、测试和一般机械系统评估的研究和评论文章。该杂志编辑委员会由来自18个国家的69位国际知名专家组成,其中21位是8个国家的国家科学院或国家工程院院士,20位是相关领域其他国际同行评议期刊的主编,17位是国际学术学会的现任或前任主席。

《材料研究快报》

《材料研究快报》是一本关于材料工程和技术、材料物理和化学以及新颖和新兴材料的高影响力期刊。材料研究快报提供有关尖端材料研究成果的快速交流。主要研究先进金属材料和物理冶金学,包括金属和合金的变形机制、结构、加工和性能。还将考虑其他材料,包括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和纳米复合材料。

馆藏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5年6月,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3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资料室,南京校区图书馆于2016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余席。江阴校区图书馆2020年9月正式运行使用,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900余个。盱眙校区图书馆规划建设面积1·1万平方米。图书馆设有信息共享空间、研讨室、高雅艺术欣赏室、创客空间、学术报告厅等现代化服务设施,开展了科技查新、信息素养教育、学校著作文库、学术成果产出分析等信息资源服务。截至2021年底,图书馆纸本馆藏总量273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52个。收藏各类报纸60余种,囊括了中央及全国各省份的主要新闻报纸及专业性报纸。馆藏古籍873种、8047册、29316卷,收藏建校以来教职员工、校友以及对我校有特殊贡献的各界人士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论文、专著、译著、手稿等)近4000种。

兵器博物馆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珍藏了一大批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武器装备,囊括了火炮类、轻武器类、引信类、军事通讯和光学器材类等诸多门类计6000余件珍贵藏品,其中不少武器装备由我国自行研制。这些展品反映了人类工业文明、军工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也记录了炎黄子孙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主独立而英勇斗争的历史。兵器博物馆目前设置了一楼火炮展厅,二楼枪械展厅和弹及引信展厅,通过大量详实的实物及模型,从种类、性能、原理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近现代兵器的发展史。火炮展厅有古炮、高射炮、火箭炮、榴弹炮、无坐力炮、迫击炮和航空炮等100余门,分探古溯源、革故鼎新、砺剑铸魂三个部分进行展示;枪械展厅展品270余支,分为手枪、步枪、高射机枪、重机枪等展区;弹及引信展厅分为引信、榴弹、火箭弹、钻甲弹、航空弹等展区,展示引信128类500余个,各种弹体500余个。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