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工业大学学工在线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南京工业大学历史沿革

南京工业大学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南京化工大学

在清政府为“兴学育才”试行“新政”《人才为政事之本》的背景下,1902年,署理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和魏光焘正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1905年因省界纠纷问题受到当地士绅反弹,最终于1906年更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民国建立后,1915年校长江谦重新修葺学校,正式变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全部归并进国立东南大学。 1927年3月中旬,由于政局动荡国立东南大学被迫停课,同年6月,教育行政委员会将国立东南大学等9所公立学校合并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设有化工系。1928年2月,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国立江苏大学;因师生强烈异议,同年5月,学校再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经历8年的抗日战争后,1945年学校开展复员东还工作,并对教学重新设置,其中工学院下设置化工等7个系。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经政务院核定,学校去除“国立”二字改成“南京大学”。

1952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机械、土木、建筑、化工等5个系,以及农学院的农业工程系为基础,与金陵大学电机、化工两系合并,成立南京工学院。(金陵大学是1910年由美国各差会联合创办的教会大学,于1921年设化学系和工业化学科)

1958年8月,南京工学院化工系从学校分出,单独创建南京化工学院。1995年4月,南京化工学院更名为南京化工大学。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1915年下半年,在贝伦子倡议,江苏省当局支持下,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同济大学的前身)增设机师科。192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改称“同济医工大学“,机师科随之改为附设中等机师科。1926年更名为附设机师学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再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机师学校。

1933年,合并国立劳动大学后,学校改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设土木、机械二科。1935年,改为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50年11月,改由华东工业部领导后,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同济高级工业学校。1951年秋,学校从上海迁址南京市。1953年,原同济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扩建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1980年,升格为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合并发展

2001年2月,教育部同意南京化工大学更名为南京工业大学;同年5月,原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新南京工业大学。

2010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同年10月,入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11月12日,正式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2012年,学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工业大学,支持其土木工程、建筑等学科建设。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年5月,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2016年6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工业大学;同年,2016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2017年1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3月,学校成为江苏省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11所高校之一;12月,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同年,学校获批“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资质,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年10月,学校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同月,通过首批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以及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0年11月,学校入选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2021年12月,2011膜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2023年11月30日,2023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在佛山南海千灯湖畔举行,全国石化化工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南京工业大学成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织单位。同年12月,入选全国首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之一,是江苏高校唯一入选的课程。

2024年4月,获得2项2023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5月,学校首次获江苏省艺术基金立项。12月,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2025年3月26日,南京工业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揭牌。7月,南京工业大学无废城市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