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非罗德斯大学孔子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暨南大学历史沿革

暨南大学

历史沿革

暨南学堂

1906年,清政府创立暨南学堂。1907年3月23日,暨南学堂在南京正式开学。首批侨生21人,由于他们原籍大多为广东,端方指派广东人温秉忠为学堂总理,郑洪年为庶务长。这是侨生回国学习的开始。发展到1909年6月时,已增加到167人;1909年下半年至1910年,又陆续增加70余人。辛亥革命爆发前,在校学生共有240多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暨南学堂也受到影响,暨南学堂停办。1917年,黄炎培前往南洋调查华侨教育情况,对复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推动。暨南学校复校的筹备工作在黄炎培等人的率领下,历时5个月,耗资万元,于1918年2月大体完成,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国立暨南学校

1918年3月1日,暨南学校补习科正式开课。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3月7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委任赵正平为国立暨南学校校长,并令黄炎培筹办并会同规划校务;9月9日,暨南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时有华侨学生70人,内地学生40人,共110人。这一时期的办学重点主要集中在师范和商业两个方向。1920年3月,黄炎培和赵正平校长开始筹划学校迁沪和设立商科大学的工作。1921年2月,暨南学校商科首先从南京迁往了上海徐家汇,临时借用上海松社的场地办学;1921年春,暨南学校又与东南大学合作成立上海商科大学,暂借法租界霞飞路尚贤堂为校舍;9月28日,“国立东南大学暨南学校合设上海商科大学”正式开学,这是国内第一所商科大学。1921年,上海真如的新校区便开始建设。1923年夏末,第一批校舍正式建成,共有学生宿舍3座,办公室、大教室、饭堂、调养室、浴室各l座,可容纳师生500余人,在上海徐家汇松社办学的商科师生首先迁入新校区;9月初,又将南京本部的师范、中学两科之男生全部迁入,上海真如校区成了本部。

国立暨南大学

1924年夏,学校刚刚建成,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军阀混战,导致暨南几乎要中辍停办;11月,战争结束,真如校园却被军阀部队抢掠一空。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任命郑洪年为校长。郑到职之后,即提出改组与扩建计划。他计划将暨南学校“扩充为一完善之大学,改商科为商学院,并增设农学院、文哲学院、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艺术学院五门,以期从质量上完成华侨之最高学府”;同年,南京国民政府将暨南学校正式升格为国立暨南大学。1929年,除商学院外,国立暨南大学又相继成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1930年又成立法学院,学校也发展成为拥有5个学院、16个学系、2个专科的完全大学。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地处真如的暨大正处于战区,学校被日军占领,损失惨重。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时,暨大真如校区更是毁于一旦。

1938年11月,学校迁入校长何炳松几经辗转租得的康脑脱路(今康定路)528号时,全校师生只剩下200余人,教育的血脉在这栋小楼里得以延续。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租界,暨南大学只能举校迁往福建建阳,直到1946年才回迁上海宝山。1949年8月,暨南大学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结束了在上海20余年的办学历程。

暨南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至1988年,侨属子弟已占暨大学生人数的90%。1993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国务院侨办批准,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并入暨南大学,与暨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系及预科部合并组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11工程)。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0年,暨南大学成为首个“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2001年,暨南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2011年4月,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三方签订了部部省共建暨大协议;7月,暨南大学研究生院挂牌成立。同年,番禺大学城新校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获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12年5月,番禺新校区正式奠基;9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11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首次入选国家“111计划”;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并入选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日本教学点在东京举行开学典礼,首次在日开设硕士班;;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同年,暨南大学通过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莅校考察。11月,华南地区第一所专业电影学院——暨南大学珠江电影学院成立。2019年8月6日,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共同建设暨南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

2020年5月,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与暨南大学共建的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在暨南大学举行揭牌仪式;6月,暨南大学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揭牌。7月,暨南大学与日本千代田教育集团签署共建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协议;同月,学校成为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创始成员;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同月,由暨南大学牵头组织申报的“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021年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2月2日,暨南大学文本实验室成立;12月27日,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在暨南大学揭牌。2022年1月4日,暨南大学与辉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大健康领域内的优势,展开为期两年的战略合作;2月,选入“双一流”高校名单;8月1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公布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其中暨南大学入选为基地共建单位。

2023年6月,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6月10日,暨南大学中观经济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10月13日,发起成立广东省乡村振兴智库联合会;11月19日,暨南大学翁显良翻译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暨南大学举行;

2024年1月6日,暨南大学在柏桥讲堂设立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揭牌;6月30日消息,暨南大学agi智媒体应用研发中心成立。7月4日,暨南大学首届医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医学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2024年,暨南大学(深圳)项目通过中央统战部审议,获批横岗办学。11月14日,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2025年1月16日,赫力昂·暨南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启动与揭牌仪式举行。4月22日,暨南大学与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签署共建毕节市“医学教育基地”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暨南大学入选第二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试点高校。5月16日,暨南大学汕头临床医学院揭牌。5月26日,暨南大学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共建暨南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医教研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7月5日,“暨南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中加公共外交创新专题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