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昌工程学院校友之家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南昌工程学院文化传统

南昌工程学院

文化传统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标识以汉字“工”为主体设计元素,表明学校的工程特征,由六条造型类似水的曲线构成,代表学校以工为主,经、管、文、农、艺六个学科协调发展。而水的造型,寓意学校是一所拥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水利特色鲜明的大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主体造型顶部圆形象征初升的太阳,结合主体造型,犹如一个向前奔跑的南昌工程学院的学子,热情、活泼、充满朝气,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象征学校与时俱进、奋发向上、蓬勃发展和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美好前景。

精神文化

校训

自强不息、格物致知

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自强不息”体现了几代南工人为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专科到本科的发展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的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绝不糊涂。

“格物致知”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期望南工学子努力追求真理、获取真知、脚踏实地、学以致用。

校歌

学校校歌为《上善之道》。

《上善之道》
作词:潘建勇作曲:钱坤
天祥紫阳耀,赣鄱舞波涛,传大禹薪火,点亮人生的航标。铸民族灵魂,育家国情操,上善若水明德修身,把灵魂熏陶。瑶湾东绕,豫章涌春潮,看李冰传人,追逐梦想情燃烧。续水利血脉,求至善至高,悬梁刺股博学天下,做栋梁英豪。 哦!南工,南工,若水天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之道。哦!南工,南工,未来相邀,格物致知,水滴石穿为钥。开拓勤奋,生命杨帆海之角。求实文明,追逐未来领风骚。追逐未来领风骚。
参考资料:

校庆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11月8日。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