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办45个本科专业。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5个高职专业。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就读校区 |
金融与信息学院 | 金融科技 | 前两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两年在海曙校区(2025级起) |
金融工程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工商管理学院 | 供应链管理 | |
工商管理(数字化管理) | ||
创业管理 | ||
市场营销(数字营销) | ||
会计学院(财富管理学院) | 财务管理 | |
财务管理(家族财富管理) | ||
会计学 | ||
审计学 | ||
税收学 | ||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 数字经济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大宗商品交易) | ||
物流管理 | ||
国际商务 | ||
电子商务 | ||
人文学院 | 英语 | |
商务英语 | ||
日语 | ||
汉语国际教育 | ||
秘书学 | ||
文化产业管理 | ||
文化遗产 | ||
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第一年在宁波杭州湾校区后三年在海曙校区(2025级起) |
机械电子工程 | ||
工业工程 | ||
数字媒体技术 | ||
软件工程 | ||
人工智能 | ||
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
视觉传达设计(中韩2+2学分互认班) | ||
环境设计 | ||
产品设计 | ||
数字媒体艺术 | ||
工业设计 | ||
象山影视学院 | 动画 | 象山校区 |
广播电视学 | ||
广告学 | ||
戏剧影视文学 | ||
广播电视编导 | ||
广播电视编导(中韩2+2学分互认班) | ||
表演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戏剧影视表演(高职) | ||
戏剧影视表演(音乐戏剧)(高职) | ||
播音与主持(高职) | ||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高职) | ||
摄影与摄像艺术(高职) | ||
传播与策划(高职) | ||
传播与策划(新媒体运营) |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省一流学科4个、市重点学科5个。专业等级 | 专业名单 |
---|---|
浙江省一流学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 |
宁波市重点学科 | 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设计学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400人,副高及以上教师占比31·3%,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1%,拥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才、省151人才、省高校领军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教学名师、市甬江人才工程、市领军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百余人。类别 | 名单 |
---|---|
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 | 蒋天颖 |
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 | 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
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 | 王瑞、张洪君、刘岚、田思 |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4个、优势重点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127门,立项建设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1项。
类别 | 专业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视觉传达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动画、金融工程、文化产业管理、电子商务、工业设计 |
浙江省优势专业 | 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浙江省重点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浙江省特色专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广播电视学、视觉传达设计 |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
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大宗商品交易)、工商管理(创业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移动电子商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机床设计) |
宁波市品牌、优势、特色专业(群) | 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动画、面向软件外包的软件信息技术专业群 |
参考资料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得省、市教学成果奖24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中国国(境)外50余所高校及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法经济与管理大学、匈牙利科多拉尼·亚诺什大学、韩国东西大学、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澳门城市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各类学分互认、短期交流项目;与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法经济与管理大学共建的“中国-斯洛伐克丝路学院”入选浙江省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与中东欧合作高校、机构共建了“斯洛伐克教育科研中心”、“宁波-中东欧大学生影视联盟”等;每年有数百名师生参与中国国(境)外交流生、交换生项目以及进修与访学活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