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1月,学校设16个学院(教学部)。院系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印刷出版工程学院 | - | 印刷媒体技术、印刷设备应用技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艺术设计 |
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
国际教育学院 | - | 应用英语(涉外工程)、商务英语、旅游英语 |
汽车工程学院 |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空中乘务、康众现代学徒制班 |
国际商务学院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 |
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信息安全与管理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现代测控技术(电器自动化技术) | 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 |
机械工程学院 | 现代测控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化工装备技术) | 化工装备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油气储运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应用化学工程学院 | 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工技术(有机化工)、煤炭清洁利用工程 | 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工技术(有机化工)、应用化工技术(无机化工)、精细化工技术 |
石油化学工程学院 | 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现代分析测试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 | 石油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高分子合成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工业分析技术(油品分析)、水污染监测与治理、材料工程技术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235人,专任教师106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2%,博士8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4%。有“万人计划”名师1名,技能大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4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黄炎培杰出校长2人、杰出教师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类别 | 名单 |
---|---|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化工与制药技术领域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教师团队 |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 张恒珍技能大师工作室 |
教育部课程思政名师 | 郑晓明 |
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青年教学名师 | 贾如磊 |
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 分析检验教学团队、应用化工技术教学团队 |
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煤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
甘肃省创新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石油化工绿色生产 |
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冯文成、王焕梅、侯侠等 |
年份 | 项目名称 |
---|---|
2009年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团队 |
2011年 | 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
2012年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 |
2013年 | 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2014年 | 工业分析与检验教学团队 |
高聚物生产技术教学团队 | |
应用化工技术(无机化工方向)教学团队 | |
焊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
2015年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 |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教学团队 | |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
2016年 |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2017年 |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示范骨干专业14个,省级“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2个,建成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获国家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1门;建成国家示范职教集团1个、“双师型”师资培养培训基地5个,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
类别 | 名称 |
---|---|
中国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专业群( c 档) | 石油化工技术 |
国家级示范专业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炼油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炼油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煤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工艺分析技术(油品分析)、精细化工技术、应用英语、电子商务 |
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 | 煤化工生产技术、油气储运技术 |
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煤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 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机电设备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化工技术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自动化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
国家级生产性实验基地 | 智能制造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化工安全生产性实训基地、自动控制生产性实训基地、石油炼制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煤制甲醇生产性实训基地、煤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 |
甘肃省高水平专业群 |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自动化类专业群 |
甘肃省级示范专业 | 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市场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甘肃省级特色专业 | 建筑工程技术、油气储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煤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印刷技术、工艺分析技术(油品分析)、应用英语 |
甘肃省级骨干专业 | 炼油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工艺分析技术(油品分析)、精细化工技术、应用英语、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
甘肃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 | 软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高分子合成技术 |
甘肃省级实验教学中心 | 煤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
甘肃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 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等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
教育部思政示范课 | 化工分析方法选择与方案设计 |
甘肃省级精品课程 | 数学应用与实践、化工原理、有机化学、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工程热力学、电机及电力拖动、集散型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化工设备、燃料油生产技术、微处理器应用、sqlserver与数据库应用开发、流体输送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过程检测仪表应用技术、建筑构造与cad绘图、电子商务应用与运营、软件开发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光谱分析技术、软件测试技术、煤化工生产技术、焊接方法与设备、变频器原理及应用 |
甘肃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软件开发技术、化工容器与设备、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煤化工生产技、水污染控制技术、光谱分析技术、有机化学、电子商务应用与运营、有机化工生产技术、sqlserver与数据库应用开发、软件测试技术、流体输送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焊接方法与制备 |
甘肃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 | 职业素养、商旅英语轻松学、身边的化学、汽车驾驶技术与养护、揭秘新零售下网络营销秘籍、体育与健康-让有效运动更简单、数控车床与仿真加工、点亮我的家-家庭电工、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基础、乙烯生产技术、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石油化工基础、化工原理、动设备原理与操作、c语言程序设计、公园仪表自动化、管式加热炉结构与操作、煤制甲醇技术、晓谈-java、初始数据库-mysql |
甘肃省创新创业慕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i—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汽车驾驶技术与养护、商旅英语轻松学 |
甘肃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 | 乙烯生产技术、石油化工基础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师生获省级及以上奖项共1159项,其中国家级419项,学校教师获教学能力国赛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双突破”;制订国家级教学标准1项,主持建成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入选“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26种。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基于产教协同发展的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与实践 |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教育质量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有效课堂”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123•百千万”工程推进高职人才培养“石化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互联网+背景下《化工机器》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实践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高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共享、联动、创新”的汽车职教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五大攻坚”的实践与创新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 2014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工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 | 2014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工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 | 2013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 2013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适应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教材体系开发应用与推广 | 2011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煤化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2011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特色专业的建设引领 辐射 | 2009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1月,学校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建研发机构12个、产业学院12个,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巴基斯坦、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00余人。与加拿大荷兰学院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经教育部批准招生,开启甘肃省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先河。与阿塞拜疆国立石油工业大学合作开展“3+4”专本硕连读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与“走出去”企业协同合作,先后为苏丹、科威特、新加坡等国家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千人。学校“中国-文莱1+1+1恒逸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实现了现代学徒制试点“走出去”的有益探索,开创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石化模式”,入选外交部、教育部首批“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20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