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连云港市龙河中心小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连云港市龙河中心小学办学情况

连云港市龙河中心小学

办学情况

龙河小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强化人人成才、多样成才和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充分发展。学校助学体系完善,学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做到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并完成学业。2014年,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餐厅,切实加强留守少年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学习、生活上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学校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2014-2015年,学校累计发放困难家庭资助金27·6万元,惠及龙河地区331个家庭。

教师队伍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正副校长均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办学思路清晰,法规意识强,年龄、专业等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管理和业务水平。学校领导班子作风民主、凝聚力强,中层干部务实精干,在教职工中具有较高威信。

近年来,龙河小学不断加强教师轮岗流动,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各村小、教学点,实现师资优质均衡,为各村小、教学点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15年在赣榆区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来自全区7所中学的23名支教教师来到学校任教,为学校增添了新鲜活力。

一支结构合理,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学校现有88名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86人,占总数的97·7%。教师队伍业务素养较高,其中有高级职称9人,市级骨干教师19人,区级骨干教师8人。江苏省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1人,连云港市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3人。

师资水平

学校师德建设成效显著。教师们具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师表,关爱学生,重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注重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学校教师教学理念先进、执教风格鲜明,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2014-2015年,龙河小学共有6名教师参与连云港市“青蓝课程”“百节好课百乡行”的执教活动。学校注重发挥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功能,积极与江苏省师范大学、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赣榆区文广体局、赣榆区作家协会、海州湾书画院等开展教育科研、文化交流等活动,为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科研培训

学校教科研机构健全,教科研工作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制度化,教研科研成果交流和推广机制完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意识,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有切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2014—2015年,学校在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有2项,省级重点课题立项1项,连云港市十二五教育课题结题9项。近两年教师中有80人次分获省师陶杯一、二等奖,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江苏省师陶杯科研论文竞赛优秀组织奖,教海探航也获得突破,取得了省二等奖。龙河小学的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代表赣榆区参赛,在2015年3月荣获连云港市一等奖。

德育教育

学校建立了完整、务实、高效的德育体系,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科教师等全员德育工作到位、网络健全。学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学校管理等各方面,各学科教学体现德育内容,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2014-2015年,龙河小学举办的“抗日山上祭先烈” “秸秆禁烧保护环境”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史料展”等活动受到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课程改革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龙河小学积极贯彻市教育局提出的“释放师生的潜能”课改要求,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让学课堂”。学校课改先从语文开始,探索“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这一课堂新模式,得到了区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并于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自筹规划课题。语文课改取得了初步成效,“让学课堂”的理念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有4位教师被区教育局评为课改领航教师,教师把“让学课堂”的课改理念传播到安徽淮北师大、东海、海州等地,受到了当地师生的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2015年赣榆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团体二等奖”、“2015年连云港市共筑中国梦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2015年连云港市教育博客群组评比二等奖”。

学校全面实施国家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无随意增减科目和课时、随意调整教学进度和课程难度等现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鲜明,各类专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体现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科学有序,课程实施载体建设形式多样。龙河小学校本课程《童话王国》深受师生认同,2013年被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授予“童话教育基地”,2015年获得赣榆区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荣誉称号。

体育美育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严格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加强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强化体育艺术“2+1”专项教育活动,并形成学校特色项目。龙河小学体育艺术2+1实现学生100%参与,每名学生都能掌握2项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

学校把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实施适合的学习评价策略,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基本形成,素质教育校本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课业负担监测与问责制度建立健全。

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学业合格率达99%以上。身体、心理健康,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2%以上,学生兴趣爱好广泛,超过90%的学生有一项以上爱好或特长。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