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史
起源演化
在新生代始新世(约5500万年前)时期,骆驼属动物起源于北美洲的“原柔蹄类”。较大体格和驼峰的形成可能是其祖先在北美洲时期进化出的变异。
分类史
关于双峰驼的分类存在争议。一些观点认为,野生双峰驼可能是家养双峰驼在野外演化的结果,可作为家养双峰驼的一个亚种。然而,也有人认为家养双峰驼和野生双峰驼在基因、习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视为独立物种。
19世纪中叶,从中国新疆传出一个消息:有探险者在新疆荒漠中看到了野生双峰驼,这个传闻震动了全世界,激起了动物学家和探险家们的浓厚兴趣。据俄国人谢苗尔盖所著的《新疆探察史》中记载,1883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第2次进入中国新疆考察时,在罗布泊以东、阿尔金山以北地区发现了野骆驼并制作了四具野骆驼标本,探险队在罗布泊荒漠不止一次遇到野骆驼群。这是传说野骆驼在世界范围灭绝后的新发现,也是近代史记载中最早的一次发现野骆驼,后来被鉴定为双峰驼亚种,重新定义拉丁名为camelus bactrianus ferus przewalskii,188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野骆驼和家骆驼视为同一物种,认为野骆驼是未经驯化的双峰驼,或者是野化的家养双峰驼(以下简称“家骆驼”)。但han等(1999)及以后的研究者发现,野骆驼和家骆驼的基因差异高达2-3%,达到了种间差异。在2001年2月召开的第二届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1届理事会会议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基因鉴定表明, 中国和英国科学家1999年在新疆南部无人区联合发现的野骆驼遗骸,属于一个新的骆驼物种。2003年iucn确认野骆驼是有别于家骆驼的一个新物种,将camelus bactrianus ferus更名为camelus ferus。野骆驼和家骆驼虽然拥有共同的祖先,但家骆驼并非由现存的野骆驼驯化而来,大约在80万年前,野骆驼和家骆驼的祖先就分别演化为2个物种,现存家骆驼的野生原始祖先已经灭绝。
到2024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显示该属仅有3种:单峰驼(camelus dromedarius)、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野骆驼(camelus ferus)。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