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32个二级学院(含挂靠),开设本科专业75个,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岭南师范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二级学院 | 本科专业 |
---|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学 |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 |
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历史学(师范)、法学 |
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商务英语、翻译 |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 |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 | 财务会计教育、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 |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健身指导与经营管理方向、水上运动休闲管理方向)、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 |
湛江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物理学(师范)、应用物理学、科学教育(师范) |
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学、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
岭南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 机电技术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烹饪与营养教育(师范)、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岭南师范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 |
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
岭南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
岭南师范学院职业教育学院 | |
岭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
注:学院二级学院具体数量与学校简介介绍不一致(截至2024年3月)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院建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3个,2个省重点学科经考核获“优秀”等次。
省级重点学科序 号 | 学 科 | 序 号 | 学 科 |
---|
1 | 教育学 | 4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2 | 化学 | 5 | 汉语言文学学 |
3 | 课程与教学论 | 6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参考资料: |
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序 号 | 学 科 |
---|
1 | 教育学 |
2 | 化 学 |
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参考资料: |
特色专业项 目 | 学 科 |
---|
国家特色专业 | 汉语言文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化 学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有教职员工2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80多名,博士600多名,双师双能型教师800多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4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50人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36人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近100人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48人被遴选为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9人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优秀教师(部分)姓 名 | 职 称 | 所获荣誉 |
---|
于广龙 | 教 授 | 曾经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骨干教师,岭南师范学院学术带头人。 |
马琳、李清华 | 教 授 | 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
王胜、王林发、刘忠权、附属中学刘峥嵘 | 教 师 | 南粤优秀教师 |
史习斌 | 教 授 |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协文学院签约作家,文学评论家 |
刘海涛 | 教 授 | 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广东省高校第四届教学名师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与科技教育认证。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建有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师培基地4个和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个。建有省级教学平台14个。
质量工程类 别 | 名 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汉语言文学、化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 |
省级特色专业 | 汉语言文学、化学、英语(师范类)、物理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
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 | 教育技术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电技术教育等 |
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 | 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
省级师培基地 | 中小学教师师培基地、职业教育师资师培基地、幼儿园园长师培基地、学前教育师资师培基地 |
省级实验教学平台(部分) | 广东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机电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实验室 |
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
参考资料: |
截至2024年6月,学院在职业教育类有两项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类 型 | 项 目 |
---|
职业教育类 | 四位一体、五级能力递进:机械类专业高本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基于“院企校”协同育人的“二双三能”财会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注:部分展示(截至2024年6月,参考资料:)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同美国、英国、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近130所境外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22名学生通过校际项目入读世界名校。与爱尔兰大西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专业;与亚洲潜水联合会合作举办“亚洲潜水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以中国武术和体育康复保健为特色的孔子课堂,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并升格为“孔子学院”;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哲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加入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中爱中外合作办学联盟、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和粤港澳高校联盟等。与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等合作举办“水产国际商务学院”;与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东岛清洁能源材料产业学院”;与紫光集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伟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智慧教育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驻地部队等紧密协同,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法律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