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行业协会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科基地、2个省级智库平台。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名称 | 平台级别 | 批准单位 |
---|
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教育部 |
矿山液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级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资料来源: |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名称 | 平台级别 | 批准单位 |
---|
辽宁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大型工矿装备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煤矿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矿物加工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采矿与矿物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及节能建材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矿物高值化与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无线射频大数据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资料来源: |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名称 | 批准时间 |
---|
大型工矿装备实验研究中心 | 2004·3 |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实验室 | 2004·3 |
信息与管理工程实验室 | 2004·3 |
矿山沉陷灾害防治实验室 | 2004·12 |
工矿电气设备与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 | 2007·8 |
矿山环境与灾害力学 | 2007·8 |
采矿工程 | 2008·12 |
矿物加工与利用实验室 | 2008·12 |
资料来源: |
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平台名称 | 平台级别 | 批准单位 |
---|
辽宁省矿山安全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地矿工程特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矿山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化石能源低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数字化矿山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采矿与矿物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矿山灾害与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科技厅 |
辽宁省烟气细颗粒物超净排放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 | 省级 |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矿山动力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辽宁省煤矿液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 |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煤矿重大动力灾害及火灾防控技术科技研发平台 | 省级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矿物材料与矿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矿山火灾监测与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高端综采装备动力学测试与大数据分析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资料来源: |
研究基地科研平台名称 | 平台级别 | 批准单位 |
---|
辽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 | 省级 |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社科联 |
资料来源: |
科研成果
2022-2023 学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辅导员主持开展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2022 年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16 项。市场营销专业国家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完成中期验收,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结题 42 项,其中优秀12 项。2023 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89项,其中特等及一等奖 25 项;省级奖 917 项,特等及一等奖 218 项。
2023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交了2023年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共计199项。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 院系所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
宋伟东 | 测绘学院 | 路面病害智能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 面上项目 |
帅艳民 | 测绘学院 | 改进brdf先验知识耦合策略的landsat30米地表反照丰模型研究与验证 | 面上项目 |
戴激光 | 测绘学院 | 顾及特征差异性的农村区域道路提取方法研究 | 面上项目 |
徐爱功 | 测绘学院 | 不同系统不同频率卫星间的差分模糊度固定方法研究 | 面上项目 |
范超军 | 矿业学院 | 深部开采煤层注混合气体驱替瓦斯多场多相耦合机理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石占山 | 矿产研究院 | 采空区注入青体浆岩耦合效应及扩散沉积机理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王鑫 | 矿产研究院 | 采煤机长距多级复合轮系粘-弹-流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李莎莎 | 工商学院 | 故障微据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系统故障特征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沈佳兴 | 矿产研究院 | 油介质钢-矿物复合材料机床结合面多场耦合机理及动态特性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王学滨 | 力学学院 | 坚硬岩层破断诱发巷道冲击地压模拟的连续-非连续方法研究及应用 | 面上项目 |
梁冰 | 力学学院 | 原位三向应力作用下油页岩热解机制及产能主控参数研究 | 面上项目 |
孙琦 | 土木学院 | 真三轴条件下生物质与媒混燃灰地聚物充填体渐进破坏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韩军 | 矿业学院 | 冲击作用下锚固体损伤渍化与破坏机制 | 面上项目 |
李胜 | 矿业学院 | 废弃矿并瓦斯赋存运移特性与靶区优选研究 | 面上项目 |
张勋 | 矿业学院 | 温控自反应释放复合阻化泡沫及其阻断煤氧化进程机理 | 面上项目 |
高科 | 安全学院 | 煤矿综放采空区二域流场理论与仿真研究 | 面上项目 |
陈吉 | 电信学院 |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煤岩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料来源: |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
贾楠 | 辽东湾坳陷断裂差异变形定量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侯海海 | 相似变质变形构造煤显微煤岩差异下的孔裂隙结构演化规律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董世知 | 单原子催化剂功能化载体可控构筑及催化性能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刘家顺 | 主应力轴旋转下弱胶结软岩强度劣化和裂隙扩展宏细观力学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苏丽娟 | 流变-扰动效应下垃圾焚烧飞灰地聚物充填体失稳破坏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刘艳丽 | 矿井供电系统串联型故障电弧数学模型及智能诊断方法硏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刘玉姣 | 矿井通风系统按需智能调控理论与方法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白刚 | 液态co2循环冻融受载煤体孔隙损伤及増渗机理硏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李刚 | 深地采场区段煤柱卸荷损伤演化与静动载荷叠加扰动失稳机理 | 面上项目 |
宋洋 | 恒定法向刚度边界锚固充填节理岩体多尺度剪切蠕变-冲击破坏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陈洪月 | 钢丝绳芯橡胶输送带多尺度统一本构模型与阻尼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张寅 | 高应变率下分区改性围岩对冲击地压的弱化控制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范超军 | 深部煤层可控冲击波致裂强化瓦斯抽采多相多场跨尺度耦合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田立勇 | 力-热载荷下采煤机摇臂异形壳体变形规律与服役行为研究 | 面上项目 |
贾进章 | 矿井智能通风与热动力灾害防控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 面上项目 |
牛莉霞 | 矿智慧安全标识与安全注意力关系及其对应急决策作用路径 | 面上项目 |
霍丙杰 | 深部采动煤石体多场耦合失稳的临界能量计算方法研究 | 面上项目 |
杨绍斌 | 煤基碳分子筛孔隙结构设计与低浓度煤层气甲烷/氮气分离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侯利民 | 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网络化多电机转速协同机理及控制 | 面上项目 |
金海波 | 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特钢生产系统动态可靠性建模与优化维修研究 | 面上项目 |
资料来源: |
国家科技进步奖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奖项 | 获奖年份 |
---|
王继仁 | 煤炭自燃理论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08年 |
潘一山 | 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10年 |
潘一山 |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深部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13年 |
潘一山、王爱文 | 深部煤矿冲击地压巷道防冲吸能支护关键技术与装备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20年 |
注:仅展示部分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有图书馆3个,阅览室座位数 3400 个,图书 186·8156 万册,数字资源量中电子图书1168769 册,学位论文 8298070 册,音视频 50200 小时,电子期刊 32000 册,生均图书 51·31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于1979年,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科技、出版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及时报道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最新学术成果,热心培养学术人才,为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建成以地矿类为特色的理工类、教学研究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工程技术大学服务。主要栏目有:矿业工程、地质与测绘工程、土木与力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计算机技术、机械与材料工程等。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本刊所载论文或摘要被6家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6家国内著名数据库或检索刊物收录。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