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荔枝大剧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发展历程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发展历程

广播阶段

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时期

1935年7月1日,民国时期的江苏省政府在原省会镇江设立江苏省广播电台。每天从8:00~21:30间歇播音7个半小时。设《新闻》,每周一至周六12:00~12:45与《歌曲》穿插播出;《本省新闻》,每天21:00~21:27播音。

1950年12月至1952年9月,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前身)播出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节目,内设《新闻》。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时期

1953年1月1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成立。

1957年6月,反右派斗争在中国全国开展,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宣传转为以反右派为中心,新闻改革也告停步。

1962年,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每天广播3次:早晨《本省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午《简明新闻》、晚上《晚间新闻》。新闻中增加了基层报道,改变了偏重南京市和省级机关报道的状况。

1967年,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新闻节目停办,只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

1968年,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台内人员大致分为“抓革命”和“促生产”两套班子,由工作班子办节目。每天发2次新闻,每次30分钟,中午采用报纸稿,晚上替换部分自采稿件。

1977年11月1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恢复停播11年的《本省新闻和报纸摘要》及《简明新闻》。

1981年6月1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国全国率先创办《江苏快讯》。每晚20:30用5分钟时间广播10条左右全省当天新闻,当晚重播时,插入新到消息。

1982年7月1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对台湾广播》节目。设有《江苏新闻》,每次10分钟,报道城乡经济、文化体育、科教卫生、社会风尚、人民生活、外事旅游等消息,以及社会新闻、人物新闻;12月,江苏广播电视台逐步增设新闻节目。

1983年秋,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出14次新闻,计2小时,自采稿占80%以上;11月1日起设《经济信息与社会新闻》,以播送社会新闻为主,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及珍闻趣事,辅以短小经济信息。

1985年,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开展2个月社会新闻竞赛,来稿激增,质量显著提高,《经济信息与社会新闻》改为《社会新闻》专栏,以其接近听众、短小新奇引起听众尤其农村听众的兴趣;6月10日,《本省新闻和报纸摘要》更名为《新闻和本省报纸摘要》。在晚新闻中开辟《华东之窗》专栏,播送兄弟省、市电台提供的稿件;8月30日,增设《广播杂谈》专栏。

1986年的11月12日,江苏金陵之声广播电台开播。设《新闻节目》,每天3档,每档10分钟,各重播1次。重点宣传祖国大陆各项方针、政策,介绍改革开放进展,报道江苏及邻近省、市经济发展情况。1987年9月,报道范围扩大到淮海经济区、长江沿岸经济协作区。

1987年,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每天自办新闻节目5次,重播8次。全年编发新闻25935条,548小时20分,占全台各类节目制作量17·47%。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播10条,26分钟。

1994年4月18日,江苏音乐电台(fm89·7)试播,5月23日开播。

1998年6月,江苏音乐电台(fm89·7)整体改版。

电视阶段

江苏电视台时期

1959年,江苏广播电视台组建了专门小组作电视筹备工作。

1960年5月1日,南京电视实验台开播。

1962年5月,由于中国全国广播系统进行调整和精简,南京电视实验台列于“停办”之列。

1962~1965年停办期间,为了维护设备,每星期放电影一次。

1968年10月1日,经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南京电视实验台以南京电视台的名称恢复播出。

1972年,南京电视台开始用微波传送节目,除自办节目外,每周三次转中央电视台节目。

1979年6月30日,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南京电视台改名为江苏电视台;11月,江苏电视台启用4频道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

1980年10月,江苏电视台全台设新闻组、文艺组、专题组、电视剧组、技术组。

1982年2月,江苏电视台由台组两级机构改为台、部、组三级机构,设立新闻部、节目部、制作部、技术部、办公室,每个部室下面又分设若干业务组。

1983年体制改革,江苏电视台成为江苏省广播电视厅下属的省二级局单位。

1986年6月,江苏电视台完成卫星接收站的选址工作。

1987年,江苏省电视覆盖人口5305万,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为85%。

1997年12月28日,江苏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上星,呼号“江苏卫视”。

2000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开播,由江苏电视台第二套节目转变而成。

江苏有线电视台时期

1994年12月28日,江苏有线电视台成立,开办两套节目,分别为“江苏影视频道”和“江苏综艺频道”。

1998年8月8日,江苏有线电视台互动式综艺节目《非常周末》开播。

2010年5月,《非常周末》节目停止播出。

2000年,江苏有线电视台广告创收1·8亿,江苏市场占有率55%,进入中国有线电视媒体前三强。

2001年6月,江苏有线电视台和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整合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

江苏教育电视台时期

1996年12月20日,江苏教育电视台成立。

2002年,江苏教育电视台参与投资兴建民办全日制高校——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5月1日,江苏教育电视台数字电视频道江苏招考频道开播。

2012年11月24日。江苏教育电视台录制竞猜节目《棒棒棒》时,嘉宾干露露母女撒泼事件,违反国家宣传管理规定,违背了媒体职业道德,败坏了媒体形象。同时,江苏教育电视台擅自变更节目设置范围,大量播出非教育教学节目。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违规处理办法(试行)》第八条、第九条等规定,给予江苏教育电视台自2012年11月30日零时起停播整顿的处理;当年12月29日零时起,因违规停播整顿一个月的江苏教育电视台并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开办第十套电视节目教育频道,播出时呼号为“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

融合阶段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时期

2001年6月27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成立。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分别改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简称“江苏电台”)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传媒中心(简称“江苏电视”),保留“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呼号;7月,江苏交通广播网开播。

2003年9月27日,由江苏省广电总台新闻广播与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和省政府各厅局及窗口单位联办的新闻热线直播节目《政风热线》开播。

2004年5月,江苏电视台体育休闲频道开播;10月1日,江苏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之后更名优漫卡通卫视上星播出;同日,江苏电视台国际频道在美国开播。 

2005年2月1日,江苏电视台国际频道在亚洲落地,覆盖韩国、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菲律宾、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日本、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的部分地区,以及中国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10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启用新的台标,这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更具活力的、“以人为本,与您同在”的主流媒体新品牌正在成长。

2006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国际频道在新西兰全境落地,开始进入大洋洲。同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被中国全国广播电视协会等和业界誉为“中国电视四小龙”;9月1日,江苏电视台国际频道进入法国ip电视网。

2007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国际频道在加拿大落地;同日,江苏故事广播开播;1月6日,江苏新闻广播开播。3月20日,“十一五”时期江苏重点建设的文化工程江苏广电影视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启动;3月26日,预算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现代传媒大楼江苏广电城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09年9月28日,江苏卫视高清频道开播。

2010年,江苏卫视推出《非诚勿扰》节目,这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同年,江苏广电影视基地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和运营。

2011年,江苏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改版。

2012年12月29日零时,江苏教育电视台因“干露露事件”被合并进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开办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

2015年5月,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和香港电讯盈科媒体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的全媒体频道“紫金国际台now jelli”在香港、马来西亚和泰国开播。

2016年7月29日,紫金国际台(now jelli)联合新加坡电讯公司(singtel)在新加坡举行合作签约暨频道开播仪式,紫金国际台于2016年8月5日登陆singtel512频道。

2019年9月6日,由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和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光影留声 一路同行——江苏广播电视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在荔枝大剧院举办。

2023年7月12日上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我苏国际传播中心成立仪式在南京举行;11月8日,江苏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更名为江苏电视台新闻频道。

2024年12月,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打造的全新视频客户端——“ai荔枝”正式上线。

2025年2月10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召开新春第一会,宣布成立荔枝新闻中心,集全台之力,将荔枝新闻打造成深耕江苏、面向全国的航母级传播平台、全国头部新闻平台。4月9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战略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