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合区实验小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古朴建筑

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

古朴建筑

实验小学最初由顾西先生在孔庙明伦堂创办,其后虽多经变故,课程学制的不断调整、影响规模的逐渐扩大等,但办学点至2007年间却始终未变,从中受益匪浅。

实验小学原址位于一片古建之中,沐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聆听着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因而成就了伟业。作为身处其中的学子,有必要对此作一些了解。

旧址整体上可分为四进。北大门紧邻繁华的交通干道长江路,是广大师生进出的最便捷的主门,书有“六合区实验小学”几个大字。

跨进校门,面对的是一座雕像。基座上刻有原江苏省委书记沈达人书写的“育才兴邦”四个大字,而主体是一组由三名少先队员构成的图案。左边的女孩一手托举着排球,一手作击打状,暗示着排球在我校的强项地位,也形象地说明了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右边的女孩手抱着一本《雷锋日记》,目视着前方,表达出实小学生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志愿;中间是位小男孩,他高擎着一只气象仪,谕示着不畏艰险,勇攀科学高峰的实小精神。整个雕像传达出实小学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一个个后来者不断上进,奋勇争先。这座雕像和1981年建成的教学大楼一起组成了学校的第一进。

继续向南走,教学楼的前面就是雄伟的大成殿。它和周围瑰丽的戟门、巍峨的魁星亭、高大的雪松、纤柔的紫薇、挺立的古柏共同构成了六合最大的古建筑群,成为学校的第二进。这里留下了说不尽的典故、传说,不仅铸造了许许多多实小学子的灵魂,留下了他们对母校的思念与牵挂,而且实小的文化、精神内涵、价值取向均浓缩与此,大成殿已成为实小人的精神家园。

走出戟门,来到实小的第三进。一条颇具为名的县府街穿过泮池和照壁,路北照壁内是学生活动场地和三间平房教室,路南则是已经整修一新的文物“泮池”。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