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源吉D微风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辽源日报社发展历史

辽源日报社

发展历史

1948年11月,《矿电通讯》更名为《工人生活》,改为铅印报,出刊了14期。

1949年4月《工人生活》又变名为《西安工人》,定为周刊,八开两版。

新中国成立后,经市委决定从1950年5月1日起,将《西安工人》移交市委主办,改名为《西安工人报》。1952年随着西安市改名为辽源市,报纸改为《辽源工人报》,定为周三刊 ,二、四、六出版,为对开四版。

1957年1月1日,经省委批准,市委决定《辽源工人报》改为《辽源市报》,确定为中共辽源市委机关报。

1958年9月1日,市委决定将《辽源市报》改为《辽源日报》,为周六刊。1959年东辽县撤销并入辽源市,《东辽县报》也并入《辽源日报》。

1959年7月19日,市委决定把《辽源日报》恢复为《辽源市报》,为周三刊。

1966年9月,《辽源市报》改为《红色电讯》,以报社的群众组织名义主办,只发新华社电稿,不发地方消息。

1968年3月,辽源市革命委员会成立,经市革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红色电讯》停刊,出刊《辽源市报》,并定为市革委会的机关报。

1969年9月,市革委会决定《辽源市报》停刊。

1983年9月,辽源市升格为以市带县的地级市。市委决定恢复《辽源市报》。经省委批准,1985年1月1日正式复刊。《辽源市报》为中共辽源市委机关报,四开四版,周三刊,二、 四、六出版。

1988年1月1日,《辽源市报》更名为《辽源日报》,改周三刊为周四刊,二、四、六和星期日出版。

1992年9月13日,经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同意,《辽源日报》由每周四刊改为周六刊。同年12 月26日,辽源日报社设立副刊周末版《关东周末》编辑部。

1994年3月18日,因执行新的作息时间,《辽源日报》每逢双休日时,周六与下周一的报纸合为对开四版出刊。

1996年1月1日起,《辽源日报》周六与下周一的对开四版撤销,恢复周六刊。

2000年1月1日,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辽源日报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周七刊。

2002年5月1日,辽源日报正式出版彩报,结束了辽源日报灰白黑的历史。

2009年7月19日,辽源日报周日版《天下文萃》周刊创刊。

《辽源日报》的重点栏目:一版:“龙山论评”、“新闻118”等;二版:“农业科技”、“市场经济”、“企业风景线”、“经济纵横”等;三版:“万家虹霓”、“健康乐园”、“法制天地”、“校园内外”、“社会生活”、“学习园地”、“百姓视点”、“反腐倡廉”、“科普卡片”、“连心桥”等;四版:“生活节拍”、“龙山副刊”、“温馨港湾”、“八面来风”、“轻松驿站”等。其中:“连心桥”、“农业科技”两个专栏被吉林省评为十大新闻名专栏。

《辽源日报》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力求使报纸宣传既具有权威性、政治性,又突出新闻性、服务性,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辽源日报社有一个团结进取、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干部职工队伍。目前,报社现有在岗职工4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6人,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4人。《辽源日报》在办报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仅拥有一流的办公条件,而且初步实现了报纸采编、出版网络化、录入排版系统采用北大方正文韬编采平台和fit排版系统、rip激光照排系统,与新华社卫星接收设备系统联网。印刷厂拥有六色轮转印刷机,报纸的印刷质量显著提高。报纸发行采取自办发行和邮发相结合的方式,投递快捷,使报纸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送达读者手中。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