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院设有11个二级学院(教学部),有39个本科专业。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
经贸学院 | 金融学、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新闻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翻译、商务英语 |
材料与食品学院 | 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材料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 |
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工业设计 |
机电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体育部 | ------ |
资料来源: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院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类别 | 名称 |
---|---|
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 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
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院有教职工1000余人,拥有一批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中山市“英才计划”特聘人才和中山市优秀教师,聘请了10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及客座教授。类别 | 名单 |
---|---|
南粤优秀教师 | 邓雪琳、杨亮、周文辉等 |
中山市优秀教师 | 张华斌、王悦辉、杨亮、邓雪琳、周文辉等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时间 |
---|---|---|
《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 | 邓雪琳 | 2018年 |
《国际私法学》教学团队 | 莫万友 | 2017年 |
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教学团队 | 曹细玉 | 2016年 |
电子电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邓春健 | 2016年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院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广东省优质专业18个,4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1门、省级一流课程认定3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8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
类别 | 名称 |
---|---|
省级优质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产品设计、外语类专业(含英语、日语、商务英语)、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省级一流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法学、产品设计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健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名单不全)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wsx外贸企业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跨境电商实践基地、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机电类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
面向物联网和云计算融合的新型计算机应用课程建设 | 跨专业交互式数字娱乐设备研发实践综合课程 | 自动化制造系统 |
j2ee平台应用与开发 | web应用开发 | 移动通信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 经典导读——西方文学与文化 | 自动控制原理 |
it英语 | 半导体物理 | 平面软件教程 |
数字逻辑及数字系统设计 | 仓储与配送管理 | 理财规划 |
大学物理学 |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 | 计算机图形学 |
经济法学 | 组织行为学 | 国家税收 |
现代生命科学概论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非计算机专业) | 国际贸易实务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 | ---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院获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12项和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余项;2019年和2021年分别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学生成绩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学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6项、省级金奖2项、省级银奖11项、省级铜奖27项,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80余项,省级400多项,2021年、2023年先后两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作品竞赛、机器人大赛、嵌入式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中摘金夺银,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奖励2000余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院先后与美、英、加、意、日等国家和地区多所著名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注重开拓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到国(境)外高校进修深造、合作研究;邀请海外专家学者到学校任教、开展学术交流。学校有海外硕士、本科联合培养、暑假海外小学期、交换交流生、境外短期带薪实践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合作项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