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音乐厅历史沿革

上海音乐厅

历史沿革

音乐厅的由来

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建于1930年,当年3月26日开业。 1950年更名为北京电影院。

1959年再更名为上海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作为全国第一座音乐厅,1959年后的数十年中,一直是上海音乐活动的中心之一,历届上海之春音乐节、国际广播音乐节都以此为中心场所;众多的中外著名音乐家、乐团先后登临音乐厅舞台展现艺术风采,著名的小提琴家艾萨可,斯特恩、萨尔瓦多,阿卡多、伊戈尔•奥伊斯特拉赫、祖克曼、郑京和,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拉罗查、傅聪、殷承宗,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意大利国际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室内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等都在此表演过。

早期演出

尽管南京大戏院建厅之初主要是放映电影,但也一直伴有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如当年的投资方股东之一朗德山在国内曾组建“潘家班”杂技马戏团,‘南京’专门设计有与有声电影无关的小乐池,就是供他演出伴奏之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音乐类表演,尤其是西洋古典音乐并没有走入大众的生活,当时,工部局交响乐团是本埠的西洋音乐专业团体,其在南京大戏院有史可考的演出最早是在1932年,其后,工部局的夏季音乐会成为‘南京’的固定演出。

三十到四十年代,也曾有许多外国著名音乐家陆续造访过‘南京’,如1933年6月世界著名钢琴家莫什维支、1937年6月著名钢琴家米罗维支、大提琴家皮亚斯特罗、低音提琴家约瑟苏斯特联袂登台、1942年10月小提琴家阿德勒等。

舞台剧和地方戏也曾在早期的‘南京’占有一席之地,1933年嘉璧歌舞班的维也纳歌舞晚会、1943年的音乐歌舞剧《金缕曲》、日本东京宝冢歌舞团等。

抗战胜利后,大型乐剧《孟姜女》曾在‘南京’作一周的公演。南京大戏院更有1946年4-5月梅兰芳先生率团连演13天的盛况。

著名的小提琴家斯特恩、阿卡多、祖克尔曼;钢琴家拉箩查、傅聪、殷承忠,费城交响乐团的室内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等都曾来此表演,并获得巨大成功。

后期工程

2002年9月1日音乐厅歇业,同年12月16日音乐厅的平移工程开始,经过近200个日日夜夜,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

2003年4月15日上午10时,上海音乐厅平移工程开始,工程耗资5000万。6月17日,音乐厅向东南方向移动了66·46米,并抬高3·38米,抵达新址。

此后,音乐厅开始修缮扩建,对原有的装饰区整旧如旧,内外部墙面颜色也清洗恢复到建厅原貌。

舞台深度加大一倍,新建南厅和西厅,增加演员休息室,重建屋顶,座位增加到1200座。

加上配套的地下停车场、地铁8号线车站和多条公交线路枢纽站,交通环境极大改观。

重新开业后的上海音乐厅将坚持专业化的定位,即以高品质的古典音乐演出为主,包括交响乐、室内乐、独奏、重奏、声乐、中国民族音乐,以及爵士乐。

除保持原有良好的建声效果外,扩建后增加的舞台表演区和观众活动空间,便捷的交通,地处广场公园之中,使市民形成“欣赏音乐,就到上海音乐厅”的印象。

音乐厅仍将一如既往的注重普及演出,这不仅仅是保持其优良传统,也是音乐厅的社会责任,上海音乐厅将加大投入力度,提前做出规划,形成系统系列的普及内容,供市民选择。

201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上海音乐厅修缮。修缮期间整栋建筑将全部封闭,停止所有对外演出和经营活动。上海音乐厅将以此次修缮为契机,在保持整体建筑风格不变的基础上,提升硬件设施设备和服务能级水平,预计于2020年1月1日以全新面貌向公众开放。届时,上海音乐厅还将迎来建厅90周年。

2020年9月6日,以上海音乐厅员工为班底组成的重奏乐团“厅默森”在上海音乐厅北厅奏响开厅第一曲。历时一年半封闭式修缮的上海音乐厅重新向公众开放,并举办“相·见”主题开放日特别活动。邀请观众第一时间进入音乐厅,了解修缮细节,感受建筑之美。

此次修缮对2000多平方米的“文保区域”严格修旧如旧,恢复原有风貌;非文保区域则重新装饰装修,提升功能。

2022年7月8日,上海音乐厅正式对外开放。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