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沿革

江西师范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国立中正大学时期(1940年-1949年)

江西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国立中正大学。1934年夏,蒋介石与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同游庐山秀峰时,设想在江西创设“中正大学”。1936年,蒋介石拨款100万元创办基金。1940年4月,国民党行政院通过决议,定校名为“国立中正大学”,直属教育部领导。6月,中正大学筹委会在泰和县城郊的杏岭正式办公。1940年10月初,校长胡先骕到任,10月31日,学校在江西泰和县杏岭正式开学。

学校创办之初,设文法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3院9系”,开办师范专修科、行政管理专修科、税务专修科等。1942年,中正大学迁往赣南,在赣县龙岭设立分校。还创办了附属实验学校和附属中学。

1945年1月,日寇入侵,中正大学迁往宁都,龙岭分校撤销,随校本部迁往宁都长胜墟。4月,学校在长胜复课。抗日战争结束后,10月,中正大学决定暂迁南昌,以北郊望城岗原军政部营房为临时校址,12月底迁校工作基本完成。1946年1月7日,学校正式复课。望城岗阶段学校规模有所扩大,学科设置渐趋齐全。

1946年8月,学校停办各类专修科。1948年,学校扩大为“5院18系。1949年5月22日,南昌宣告解放,6月16日,军管会委派军代表进驻学校。6月23日,正大接管委员会成立,中正大学被其接管。

南昌大学时期(1949年-1953年)

1949年8月1日起,学校改名“国立南昌大学”。1949年8月27日,以‘八一’革命大学、国立南昌大学为基础,与原江西省立工专、农专、体专等合并组建为“南昌大学”,迁入南昌市内。

1950年11月,南昌大学校部迁往新址,即今位于北京西路与文教路之交的青山湖校区。1951年5月,南昌大学增设师范部,培养中等学校师资。1952年,全国大规模院系调整开始,南昌大学部分学院、系科陆续被调整到江西省内外其他高校。

江西师范学院时期(1953年-1983年)

1953年10月,以调整后的南昌大学为基础成立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大学撤销。江西师范学院继承了南昌大学全部校舍、大部分图书资料以及一部分仪器设备,保留了三分之一的师资队伍。1954年后,学校招收本科学生。1965年,成立靖安分院。1969年1月,受“文革”影响,江西师范学院被撤销,以师院为主体成立井冈山大学,江西大学(文科各系)和江西教育学院同时并入。1971年4月,井冈山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2年10月,井冈山大学撤销,江西师范学院复校并迁回南昌原址。

1977年,中国高考招生制度恢复,江西师范学院青山湖校区迎来“文革”后第一届四年制本科生。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

师大发展

1983年10月,江西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

从1999年起开始扩大招生规模,新世纪伊始,学校跨入万人大学行列。2002年,学校决定在瑶湖西岸建设新校区。12月24日,举行新校区奠基仪式,2003年4月,江西省金融职工大学成建制并入学校,原址改称江西师范大学青云谱校区。6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0月,一期工程竣工,8000名新生入住。

2006年,江西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承担“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任务的高校。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同年,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10月30日,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同年起,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学校实施本科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

2016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2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评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同年,学校成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2018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12月,学校入选全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高校。

2021年8月,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在江西师范大学揭牌成立。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同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宏志助航计划”实施高校。

2022年11月19日,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正式揭牌成立,江西师范大学为成员单位之一。2023年11月2日,江西师范大学语言智能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