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历史沿革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历史沿革

1923年,在昭义书院旧址成立睢宁县立初级中学。

1925年,易校名为“睢宁县中师校”,校址在昭义书院。

1936年起,因时局不稳,学校一度停办,后复校,更名为“睢宁县立中学”。

1938年4月,睢城沦陷,学校随流亡县政府先后迁往张圩新安、双沟小朱营、安徽省灵璧县高楼、卓圩等地。

1939年冬,邳睢铜地委筹办邳南公学。

1940年7月,邳南公学正式开学。

1942年,邳南公学改为邳睢铜灵四县联合中学(简称联中)。联中无固定校址,随敌情变化而流动。

1945年6月,联中一分为三,其师范班随专署进入灵璧北部,与灵北中学合并,仍称联中;一部分人仍在古邳办校,改称邳睢铜中学;7月,八路军攻克睢宁县城,接管敌伪所办的睢宁中学。

1945年11月,苏皖边区政府成立,上级决定将三校合并(睢宁中学、邳睢铜中学、灵北的联合中学),迁入睢宁县城,校址在昭义书院(中学部)和黉学(师范部),定校名为“苏皖边区第七行政区第一中学”,因第七行政区即是原来的淮北区,所以,学校又称“淮北一中”。

1946年7月,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淮北一中随解放军东撤,十月入山东,奉命与华中建设大学附中合并。淮北一中撤出睢宁县城后,当局利用淮北一中教学资源,再次开办睢宁县立初级中学,校址仍在昭义书院。

1948年11月,睢宁全境解放。12月由县里接管原睢宁县立初级中学、私立北陵中学、私立晓星中学,并筹建“淮北专区睢宁县联合中学”,校址在县城东关王氏祠堂。

1949年春,学校奉命改名为“苏北淮阴区立睢宁联合中学”,校址迁至常平仓。

1949年秋,学校再次更名为“睢宁县初级中学”,于1954年底迁入昭义书院。

1955年11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睢宁县初级中学改名为“睢宁县中学”,设立高中班,发展为完全中学。

1980年,睢宁县中学被江苏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92年,睢宁县中学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同年被江苏省教委表彰为1992年度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

1993年,睢宁县中学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被省教委授予“模范中学”称号。

1994年,睢宁县中学被江苏省体委表彰为江苏省群体工作先进集体,被江苏省教委、省体委、省卫生厅表彰为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先进单位。

2005年1月,学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1月22日,省教育厅批准定名为“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