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指南
1、法律援助的无偿性
法律援助服务是完全免费的。(1)无偿地提供法律知识,提出法律意见;(2)法院缓收、少收或免收诉讼费用。
2、获得法律援助的条件
(一)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承担法律服务费用;
(二)请求事项属于法律援助范围。
3、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类型
( 1)民事、行政案件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七)因工伤、交通、医疗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受到人身损害要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八)因劳动合同关系使权益受到损害要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九)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受到损害要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十)因征地、拆迁使权益受到损害要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十一)因假劣种子、农药、化肥以及环境污染使权益受到损害要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十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2)刑事案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4、无需申请可获得法律援助的人群
在刑事案件中,下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其无需申请就可以直接获得法律援助:
(一)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
(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
另外,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时,如果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也会通知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5、法律援助介入阶段
申请民事、行政法律援助,可以在遇到民事、行政纠纷时提出。
申请刑事法律援助,在提出申请的时间上有具体的规定: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以及强制医疗程序中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申请法律援助的,应从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方可提出申请;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法律援助的,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方可提出申请。
6、案件管辖
(一)民事、行政法律援助申请,应当向纠纷对方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二)刑事法律援助申请,应当向办理该案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7、委托代理
法律援助要由本人亲自申请,确实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自己申请的,可以书面委托别人办理。但有一些例外情况:
(一)申请人是未成年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则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但是,代理申请民事、行政法律援助的,则应当是与该争议无利害关系的法定代理人。
(二)申请人是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可以通过其近亲属代为申请法律援助,也可以通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看守所、劳动教养管理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向法律援助机构转交法律援助申请。
8、法律援助案件的程序
⑴公民就民事、行政事项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向义务人或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申请法律援助,应 向 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或其他司法机关)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
⑵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
⑶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做书面记录。
9、申请法律援助应提交那些证明和材料。
⑴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⑵经济困难的证明;
⑶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