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划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分四期开发建设,预计总投资1100亿元,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吸引常住人口8万人,将建成中关村全球创新要素汇集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微中心、京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
作为中关村第一个北京以外重资产投资项目,科技城在总结中关村四十年产业园区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和实践统筹开发模式,即发挥中关村品牌优势,采用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通过建设空间载体、培养产业环境、组织产业落地、完善城市服务等方式,形成产业、聚集人口,建设“产城人景文”协同发展的科技城。
在落实统筹开发模式过程中,优先开展六大顶层规划。其中产业规划确定科技城发展方向,人口规划确定科技城发展基础,生态规划确定科技城边界条件,空间规划确定空间布局,开发模式规划确定开发时序,投融资规划确定资金来源。六大规划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有机整体。
科技城紧随国家产业战略布局,充分利用中关村产业资源,结合宝坻当地产业基础,最终形成以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同时辅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产业,形成“四主一辅助”产业格局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