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开工及生态修复(2016·2·16)
2月16日上午,锦州又一重大城建项目——南山公园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南山公园生态修复工程是市人大代表提出的2016年议案,是市委、市政府继“两河”整治后启动的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我市改善生态宜居环境的重大城市建设项目。
南山公园生态修复工程位于女儿河市区段南岸,规划面积751·63公顷。该工程将建成城市山林区、林地休闲区、生态发展区三大生态功能区,满足生态涵养保育和市民城市休闲健身两大功能,具有场地生态效能突出、城市与自然交互共生和低影响、低投入、低维护、高品质的鲜明特点。
建成后,将成为集景观、休闲、文化、运动为一体的生态运动公园,对于打造城市新名片,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建设生态良好、适宜人居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扮靓后的城中山,将与“两河”相映,形成“山、水、城”一体的美丽锦州。
副市长任军出席开工仪式并致辞。
名称征集(2016·1·13)
南山生态修复工程名称征集评选委员会从1月13日起至31日,在全市开展南山生态修复工程名称征集活动。
活动还得到来自于广东、安徽、江西、湖北、广西等省的一些网民热情参与。“锦州发布”、锦州新闻网等浏览量近20万人次,收到信件、电话、邮箱等推荐2508人次。·
活动共征集到356个名称,充分体现了锦州人较高的文化素养、对家乡更美好的殷切希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怀。
具有功能特征的,如南山生态公园、山生态森林公园等;
具有方位特征的,如南山公园、城南公园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如松锦公园、苹果公园、罕王殿山公园等;
具有政治意义的,如鸣岐公园、廉政文化森林公园等;
具有神话意味的,如女娲公园等;
具有时代意义的有和谐公园、人民公园等。
总体来说,市民认可“南山公园”名称的较多,有76·03%的投票者选择“南山公园”。最终,“南山公园”脱颖而出。
设计方案获得通过(2016·4·4)
4日,锦州市市长、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刘兴伟主持召开市规划委员会2016年第1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锦州南山公园设计方案。
锦州南山公园选址位于女儿河市区段南岸,东西宽5·5公里,南北长3·8公里,规划面积751·63公顷。该公园将建成城市山林区、林地休闲区、生态发展区三大生态功能区,满足生态涵养保育和市民城市休闲健身两大功能,具有场地生态效能突出、城市与自然交互共生和低影响、低投入、低维护、高品质的鲜明特点。
《关于南山公园建设的议案》是年初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大会议案,建设南山公园是锦州市改善生态宜居环境的重大城市建设项目,是市民广泛关心和热切期盼的重大民生工程。公园建成后,将成为集景观、休闲、文化、运动为一体的生态运动公园,对于打造锦州城市新名片,提升锦州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建设生态良好、适宜人居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刘兴伟强调,南山公园设计方案审议通过后,建设单位要依照方案立即组织施工,严格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建设,打造国内有特色的的城中山体公园。
杨晓光、任军和市规委会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工程全速推进(2016·4·15)
大型车辆来往穿梭、园区绿化紧张作业……15日,记者在南山公园施工现场看到,盘旋向上的施工通道已经完成,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记者发现,与之前相比,南山公园的大致脉络已经凸显。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在征地拆迁、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完成了主山门广场和1·6公里道路现场原地面复测和障碍物普查工作,正在进行南山秋附近5公里路网的原地面复测和障碍物的普查,并根据计划逐步推进,预计在4月20日完成全部原地面复测和障碍物的普查。现已完成主山门和5公里道路的钻孔勘探,计划于4月30日完成所有地质勘查工作。平整场地、绿化同时进行,计划1个月土方工程全部完成,绿化(大树栽植)部分完成。
最新进展(2016·4·23)
作为锦州市推进城市南扩的标志性工程、重大民生建设项目的南山公园工程,自2月16日开工建设以来,在设计、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建设现已取得初步成果。
南山公园一期施工进展情况
① 锦娘线至主山门的临时通道工程,已完成临时施工通道400米
② 主山门于5月1日开始施工,已完成了广场西侧区域2·6万平方米场地平整和主山门基础垫层的混凝土浇筑。
③ 南山公园7号路已于3月29日开始施工。已完成7号路的1600米路床、南山秋东侧区域5号路的900米路床和主山门至园区5号路的8米登山径基础施工;同时,完成了7号路局部绿化,栽植国槐309株,火炬231株,油松50株。
④ 南山秋观景平台于4月23日开始施工。已完成南山秋观景平台的基础平整工作,挡墙基础开挖40米,完成1000米登山径的清表工作。
以9月25日为节点,一期工程目标
① 完成主山门广场—8米主登山径—5号路过渡段—4米南山秋登山—5号路局部段—7号路,全长约4公里。
② 完成主山门及主山门广场部分施工。
③ 完成整个环山主干路的施工。
④ 完成主山门至5号路8米登山径的建设。
⑤ 完成主山门至5号路1·6公里和南山秋东侧5号路900米环路的黑色路面、排水、边石及周边登山径建设。
⑥ 完成南山秋观景平台、松山赋观景平台的建设。
⑦ 完成西门和兰溪谷两处登山径的建设。
⑧ 完成中水回用的主体工程。
主山门框架已基本完成(2016·7·6)
主山门框架主体混凝土浇筑已完成90%,47根福寿柱的混凝土基础、钢构架安装完成,南山秋景观平台基础钢混凝土浇筑完成,周边栽植松树309株、五角枫92株、金叶榆392株……锦州南山公园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国庆节前将完成一期工程。
南山秋景观已显雏形(2016·8·4)
五大观景平台之首。
绕过主山门驱车沿山路来到的第一个景观区就是南山秋景观。
进入南山秋观景平台的登山径山门小景致已显现雏形,从山下仰望山顶上的背景福寿墙依稀可见。从人造石登山径小山门穿过,登山径部分路段已经铺装上台阶,这条登山径长1039米,直通到观景台的中心广场。
虽然是高温天气,并没有感到太费力气就来到了南山秋观景平台的中心广场,中心广场有一混凝土制作背景福寿墙,该墙主体已经浇注完成。广场中心有组团松树,寓意福寿绵长。
站在南山秋观景平台上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有一种登高远望的兴奋感。在这里向北看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锦州城就在脚下。喜来登、立交桥、女儿河都成了眼中的风景。
向南远眺,罕王殿山巍峨耸立,让人感觉有一种前去征服的欲望。将来的罕王殿山应该是公园的中心,是游客必须前往的目的地。
向东远望,群山绵延,云雾笼罩,宛若仙境。近看锦娘线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山门广场一览无余。
向西看,渤海大道从城市里延伸出来,穿过山坳,进入南山隧道。
施工人员正在加赶工期,他们早晨5点半左右就来到工地,6点左右开始工作,有的要加班到晚上6点半。在工地见到的每一个建设者,衬衫都像水浸过一样,脸上的汗水像雨水一样流淌。
南山秋景观简介(2016·8·4)
南山秋景观占地总面积159400平方米,其中南山秋观景平台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南山秋观景平台是南山公园五大观景平台之一,海拔150米,主轴线面向东门广场,从视觉上与主山门遥相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在此眺望,山门广场景致尽收眼底。
平台平面形式以圆形为主题展开,背景福寿墙以现代形式展现传统的福寿文化,福寿墙长32米,高2·6米,局部悬挑,墙上嵌入不同大小、不同字体、不同方向的“福”“寿”字样,面层采用自然石材,与整个山体协调统一。景观平台中心位置点缀错落有致、造型优美的组团油松,充分表达了福寿文化的主题。
设计理念定位为体现福寿文化,寓意对锦州美好未来的憧憬。形态上以圆形为母题,视觉上与主广场相呼应,肌理与山体协调统一,细节上充分体现福寿文化。
景观平台中心位置点缀错落有致、造型优美、苍劲挺拔的组团油松,以松柏长青的寓意,充分表达了福寿文化的主题。
南山秋观景平台进展情况(2016·8·4)
南山秋观景平台的混凝土垫层已经完成,进入下一步铺装阶段,福寿墙混凝土浇筑已经全部完工,马上进入下一步镶嵌文化石阶段;
南山秋景观整个登山径长1039米,登山径沙砾铺装已经全部完成,混凝土垫层已经完成500米,登山径也进入下一步铺装阶段;
南山秋景区绿化已经完成了80%。大概树木有1100余株,包括金叶榆、五角枫、油松等等;
整个南山秋景观工程将于9月25日前完工。
南山公园主山门基本成型(2016·9·8)
随着南山公园一期建设工程的总体推进,各施工项目均进入收尾阶段。作为主山门广场标志性景观的48根福寿柱,基础工程全部结束,现进入收尾打磨和安装阶段。9月7日,南山公园施工现场,看到2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福寿柱外层铜板的打磨和安装工作。
伴随着打磨机与铜板之间的摩擦声,光亮的颜色渐渐凸显出来。8根福寿柱已经打磨安装完成,远远望去熠熠生辉,彰显着磅礴大气。48根福寿柱从主山门两侧开始向东对称排列,依次为福柱、寿柱和祥云柱,每根上面都镶嵌有 “福”、“寿”、“祥云”的图案和字样,其中福柱、寿柱各12根,祥云柱24根,有了图案的福寿柱更加表现了南山公园的福寿文化。
福寿柱每根柱子的高度为13米,从上至下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古铜色拉丝铜板顶部造型部分、主体镂空部分和花岗岩底座部分,在空间上形成强烈的仪式感,同时增加了广场的气势。灯柱在功能上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可以提升夜景照明。另外,福寿柱底部所用的材料为灰色石材,与广场的主材质相统一。
由于该工程的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安装的数量有限,预计在本月15日左右,古铜色拉丝铜板镂空部分能全部完成,预计在20日左右顶部的拉丝铜板造型全部完工。
一期,最后的美化(2016·9·30)
众人关注的南山公园将于9月30日举行落成庆典,看到施工人员还在现场紧张的工作。
南山公园一期工程竣工,开园(2016·10·1)
从2月16日项目正式启动,到10月1日向市民免费开放,南山公园一期工程仅用了8个月的工期,时间虽短,效果却非常好。置身于主山门广场,48根福寿灯柱分列两侧,与“福”字地雕交相辉映,在对称而又庄重的序列感中彰显着根植于心的祈福文化,以及规划建设者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尊重。沿主山门广场拾级而上,让人真正感受亲近自然、拥抱森林的惬意,将自然野趣、山水田园、景观设计等自然生态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将绿色理念植入人心。一步一花,一步一奇,一步一景,通过造景、造奇,着力打造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倾力彰显精细、靓丽的文化内涵。而缓步攀升的生态步道,将带游人享受“慢生活”与“高品质”。公园在规划建设中,营造出视觉上大开大合,空间上高低搭配、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效果,大到公园整体功能分区、园林盆景布局、缓坡步道走向等规划设计,小到各种灯组分布、公厕选址、座椅摆放等配套设施建设,无不以百姓角度去考虑,同时也考验着城市建设者的眼光和智慧。南山公园在建设中不仅注重整体效果,更加重视细节处理,真正让南山公园成为一个“精品工程”。 登临南山公园制高点的南山秋观景台上,凭栏远眺,360度的城市景观尽收眼底。而以福文化为主题的南山公园,设计者匠心独具,特意在观景台北侧设置了屏风式的主题墙,上面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福”字镶嵌,仿佛身后成长进步中的新锦州,将把更多的福祉惠及于民。另外,在漫步道建设中,按照“海绵城市”理念,采用透水铺装工艺,雨水能够自然渗透,不会出现路面积水。
南山公园建设的细微之处彰显为民建城的“大智慧”,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百姓的满意为最高目标,以“为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每一项民生工程都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力,真正体现出最是小事见真情,最是细处见人心。
锦州市南山公园成“网红”
“十一”以来,锦州市新建成的南山公园人气爆棚,成为锦州市民微信朋友圈中最红的旅游景点。据统计,仅“十一”黄金周,就有25·4万游客游览南山公园,共享这一惠民成果。主山门广场,48根福寿灯柱分列两侧,与福字地雕交相辉映; 沿景观路向上攀登,一步一花、一步一景,自然野趣、山水田园与景观建设有机融合;登顶南山秋观景平台,凭栏远眺,360度的城市景观恰似一幅舒展的美丽画卷。南山公园生态修复工程是锦州市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